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徵招四首·其三》
《徵招四首·其三》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徵招

冷鹃啼落西湖月,词人可怜俱老。

玉笥总埋云,剩秋风残照。

薄游欢意少,忍重展、乌丝遗稿。

竹屋蘋洲,酒边花外,黯然怀抱。愁草。

掩闲门,知音绝,谁听怨琴悽调。

暗苇泣孤蛩,耿窗灯寒峭。

角巾归去好,定还共、夜台歌啸。

醉魂远剪纸难招,悔相逢不早。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名为《徵招四首(其三)》。诗中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哀婉的画面,通过“冷鹃啼落西湖月”这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悲凉氛围的夜晚。冷酷的杜鹃鸟在月光下啼叫,西湖的月色显得格外清冷,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哀伤的意境。

“词人可怜俱老”,诗人感叹词人的命运多舛,岁月无情,使得他们一同老去,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词人命运的同情。接下来,“玉笥总埋云,剩秋风残照”,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凄凉的氛围,玉笥山被云雾遮蔽,只剩下秋风和夕阳的余晖,暗示着生命的消逝和时间的无情。

“薄游欢意少,忍重展、乌丝遗稿”,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短暂的旅行中,欢乐之情稀少,面对着词人留下的乌丝遗稿,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悲伤。这不仅是对词人命运的同情,也是对自己人生境遇的一种反思。

“竹屋蘋洲,酒边花外,黯然怀抱”,诗人身处竹屋与蘋洲之间,饮酒赏花之际,心中却充满了忧郁与哀愁。这种对比鲜明的场景描写,更加强化了诗中的情感色彩。

“愁草。掩闲门,知音绝,谁听怨琴悽调”,诗人以“愁草”起兴,表达了内心的愁绪,紧闭的闲门象征着与外界的隔绝,知音的绝迹使得怨琴的悲调无人倾听,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

“暗苇泣孤蛩,耿窗灯寒峭”,暗淡的芦苇在哭泣,孤独的蟋蟀在哀鸣,窗户前的灯光在寒冷的夜晚显得格外刺眼,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更加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与哀伤。

“角巾归去好,定还共、夜台歌啸”,诗人似乎在考虑是否应该离开尘世,与已故的词人在另一个世界共同歌唱与吟啸,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怀念与向往。

“醉魂远剪纸难招,悔相逢不早”,诗人想象着在醉梦中与已故之人相聚,但现实却是无法实现,因此感到后悔没有早点相遇,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与感慨,以及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哀悼。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證道歌·其一五二

刹那灭却三祇劫,更无丝发相交涉。

无名天地亦非先,有名万物光重叠。

(0)

證道歌·其二十一

比来尘镜未曾磨,多口雪峰大老婆。

漏泄天机光觌面,痴猿犹自漉清波。

(0)

颂古九十八首·其三

一念心开解脱门,倒骑铁马绕昆仑。

一条脊骨纯金打,传与人间荫子孙。

(0)

颂古九十八首·其八十一

古今学道与参禅,未谙眼耳妙言诠。

一粒玄沙无住本,时时兴贩海南船。

(0)

颂十玄谈·其一转位

披毛戴角入廛来,水底桃花几度开。

世界未生唯此性,任他迁变岂轮回。

(0)

颂十玄谈·其一还源

返本还源事已差,轻罗不著外寻麻。

劳虑即真犹未信,忽然解道见桃花。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