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真觉院有洛花,花时不暇往,四月十八日,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
《真觉院有洛花,花时不暇往,四月十八日,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绿暗初迎夏,红残不及春。

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

井落依山尽,岩崖发兴新。

岁寒君记取,松雪看苍鳞。

(0)
翻译
绿色刚刚迎接夏天的到来,红色的花朵已不如春天鲜艳。
不是长久相伴的老友,而是卢橘这样的家乡特产。
村落沿着山势延伸至尽头,岩石间激发了新的兴致。
寒冬时节,请你记住,要看那松树雪景中苍翠的鳞片。
注释
绿暗:形容初夏时分树木的深绿。
红残:指春天凋零的花朵。
魏花:可能指某种花,但具体未详。
卢橘:古代南方的水果,如柑橘。
井落:村落中的井。
岩崖:山崖。
岁寒:寒冬。
松雪:松树上的积雪。
苍鳞:青翠的松树皮,比喻松树。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描写春末夏初景色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季节更替的生动画面。

"绿暗初迎夏,红残不及春"两句,描绘了春色渐褪去而夏意初显的景象,其中“绿暗”指的是树木叶茂而遮蔽天光,而“红残”则是指春花虽未完全凋谢,但已不如前几日那般鲜艳。这样的描写,传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交替的感慨。

"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一句,通过对比两种植物的状态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这里的“魏花”通常指的是桃花,而“卢橘”则是指李子。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对于故土和亲朋好友的眷恋之情。

"井落依山尽,岩崖发兴新"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景象。“井落”可能是指水井位于山脚下,而“岩崖发兴新”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机勃勃的赞美。

最后两句"岁寒君记取,松雪看苍鳞",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情操的心境。诗人提醒自己在岁月的流逝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且通过观赏松树在雪中的坚韧不拔来激励自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绘,也透露出他对于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画葡萄·其二

葡萄子熟边草秋,葡萄酒熟雪成毬。

将军烂醉?毹月,士卒惊寒入敝裘。

(0)

花底杂歌

江城雨后花蒙茸,离筵一曲情正浓。

冰丝戛桐泣孤凤,流徵激楚随飞龙。

悠悠车马秦淮道,多少残红委芳草。

行人觐省须早归,君亲恩义难两违。

(0)

送胡生归秦川

别我胡草草,送君良迟迟。

车膏马既秣,不得留金羁。

楚水涉今日,秦川到何时。

天涯欲相见,惟有梦魂来。

(0)

述怀五十三首·其三十九

中古汉而下,为国少足珍。

唐宋肇大业,所贵亦以仁。

魏晋更窃取,礼乐俱无伦。

我皇抚大运,有位以得民。

龙飞应九五,天地感阳春。

德化慕初古,风俗尽还醇。

终当亿万世,轨范希圣神。

(0)

述怀五十三首·其二十八

贱贫众所恶,而乃士之常。

束书返故园,结屋瞰清江。

稍种门前柳,亦种墙下桑。

深居观元运,外物徒扰攘。

达人无不可,用行舍则藏。

固哉亚父辈,赤心龙战场。

剑术岂不精,奈何天命王。

(0)

随驾幸教场

亚夫营畔柳青青,车驾时临演武亭。

貔虎啸风生气燄,旌旗耀日赫威灵。

弯弓疑挂半轮月,流矢如飞万点星。

老我日陪仙仗侧,归来无事坐谈经。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