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美少年,为吏即神仙。
入境花迎绶,行春雨映旃。
汉时供奉邑,鲁国谢归田。
化理今良牧,何须倚昔贤。
高才美少年,为吏即神仙。
入境花迎绶,行春雨映旃。
汉时供奉邑,鲁国谢归田。
化理今良牧,何须倚昔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风华正茂的年轻官员,即将赴任泰安州知州的情景。诗人以“高才美少年”开篇,赞誉其非凡才能与英俊风采,暗示其犹如神仙般的人物。接着,“为吏即神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官员不仅在文采上出众,在为官之道上也如同神仙一般超凡脱俗。
“入境花迎绶,行春雨映旃”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烘托主人公的形象。花朵仿佛迎接他的绶带,春雨映照着他的旌旗,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也寓意着新官上任时的祥和与生机。这样的描写,不仅美化了场景,也寄托了人们对新官带来繁荣与和平的期待。
“汉时供奉邑,鲁国谢归田”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去贤者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将继承先贤的美德与智慧,为地方治理做出贡献。这里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既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最后,“化理今良牧,何须倚昔贤”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认为,当前的治理者已经足够优秀,无需依赖过去的贤人。这不仅是对主人公能力的高度肯定,也是对整个时代进步的一种自信表达。整首诗通过赞美与期待,展现了对新官上任的美好祝愿,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乐观态度。
龙眼与荔支,异出同父祖。
端如甘与橘,未易相可否。
异哉西海滨,琪树罗玄圃。
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
坐疑星陨空,又恐珠还浦。
图经未尝说,玉食远莫数。
独使皴皮生,弄色映雕俎。
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
新苗未没鹤,老叶方翳蝉。
绿渠浸麻水,白板烧松烟。
笑窥有红颊,醉卧皆华颠。
家家机杼鸣,树树梨枣悬。
野无佩犊子,府有骑鹤仙。
观风峤南使,出相山东贤。
渡江吊很石,过岭酌贪泉。
与君步徙倚,望彼修连娟。
愿及南枝谢,早随北雁翩。
归来春酒熟,共看山樱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