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李公择白石山房》
《书李公择白石山房》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偶寻流水上崔嵬,五老苍颜一笑开。

若见谪仙烦寄语,匡山头白早归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gōngbáishíshānfáng
sòng / shì

ǒuxúnliúshuǐshàngcuīwéilǎocāngyánxiàokāi

ruòjiànzhéxiānfánkāngshāntóubáizǎoguīlái

注释
偶:偶然。
流水:清澈的溪流。
崔嵬:形容山势高峻。
五老:指五座古老的山峰。
苍颜:苍老的面容。
谪仙:指李白,因其诗才被称作‘谪仙人’。
匡山:位于中国四川,与李白有关。
头白:指年老。
归来:返回。
翻译
我偶然在流水边遇见了崔嵬的五老峰,他们的苍老面庞因微笑而显得生动。
如果见到被贬谪的仙人,请代我转达,希望他早日从匡山归来。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书李公择白石山房》。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事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与期望。

"偶寻流水上崔嵬" 这一句设定了一种意外发现的场景,"崔�\\嵬"指的是形态奇特的岩石或山峰,这里暗示着自然界中蕴含的力量和美。诗人在流水边偶然寻找到了这样一处独特之地。

"五老苍颜一笑开" 这句话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五老"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五位神仙,或是形容岁数甚高的长者。他们脸上堆满了皱纹,但看到诗人寻得美景,却露出了笑容,这份笑意中包含着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生活的乐观态度。

"若见谪仙烦寄语" 这里,"谪仙"是古代对隐居高士的一种尊称,而"烦寄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或知己的关切之情。诗人希望如果有机会看到这位隐者时,能将自己的思念和祝福转达给他。

最后一句 "匡山头白早归来" 中的"匡山"可能是特指某处山名,或泛指幽深的山林。"头白"则形容岁月流逝,发际斑白,而"早归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望,希望他能在岁月尚早时回到自己的安身之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透露出他的深厚情感和对友人的关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寄赵信州一叔二首·其二

官梅亲手种,山阁听僧修。

授简惭吾事,登高企胜流。

葭莩元有托,桑梓近临州。

愧我资身拙,从公但食谋。

(0)

偶书

阴云不肯放朝阳,雾雨真成作早霜。

窗静网丝萦棐几,壁疏虫语撼藜床。

故人秦越自肥瘠,世事鹤凫随短长。

病不衔觞惟觅句,不须吟咏转凄凉。

(0)

挽汪养源舍人二首·其一

要识公兄弟,当年蜀两苏。

文章到宗匠,人物见规模。

谩有词垣用,终迟政府须。

世缘殊未了,忽复返清都。

(0)

送韩建宁赴召二首·其一

频向清时课郡功,履声长忆未央宫。

祇言治行称黄霸,果见朝廷徵弱翁。

简注岂惟陛下圣,欢谣还见庶民同。

孰云故国非乔木,赐第行看又植桐。

(0)

送赵成都五首·其一

蜀道当谋帅,维城孰愈公。

夷陵护江左,斜谷顾关中。

北虏心豺虎,南蛮势蚁蜂。

守攻虽有异,镇抚不妨同。

(0)

送京运使赴召二首·其二

一官不恨落羁縻,正谓边头狱讼稀。

但有胶胶还扰扰,略无是是与非非。

诗书旧学浑忘却,梦寐衡祠放得归。

邂逅两台俱趣召,莼鲈于此合知几。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