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身何似了心休,了得心兮身不愁。
若也身心俱了了,神仙何必更封侯。
了身何似了心休,了得心兮身不愁。
若也身心俱了了,神仙何必更封侯。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慧开的《颂古四十八首》中的第九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佛教中关于心灵解脱和超脱世俗追求的主题。首句“了身何似了心休”表达了诗人认为了解和放下外在的身体不如先解决内心的困惑。接着,“了得心兮身不愁”强调了内心平静对于消除生活忧虑的重要性。最后两句“若也身心俱了了,神仙何必更封侯”,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如果连身心都能达到彻底的领悟和净化,那么追求神仙般的超然境界就不再是为了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出于内在的精神追求。整首诗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对心灵自由与超越世俗的追求。
甚一般、化工模子。
铸成一个拙底。
生来不向春头上,却跨暮春婪尾。
蓦省记。
早冉冉花阴,нн循除水。
虽然恁地。
但笑咏春风,闲推鸣瑟,别自有真意。
从前看,三十七年都未。
醉生声利场里。
浮云破处窗涵月,唤得自家醒起。
别料理。
那玉燕石麟,不当真符瑞。
彻头地位。
也须是长年,闻些好语,作个标月指。
翠柔香嫩,乍春风庭院。
换却幽人读书眼。
淡鹅黄袅袅,玉破梢头,莺未啭,绿皱池波尚浅。
王孙才别后,长负芳时,碧草萋萋绣茵软。
海棠桃花雨,红湿青衫,春心荡,不省花飞减半。
待持酒高堂、劝东皇,且爱惜芳菲,留春借暖。
倚南墙、几回凝伫。
绿筠冉冉如故。
帝城景色缘何事,一半花枝风雨。
收听取。
这气象精神,则要人来做。
当留客处。
且遇酒高歌,逢场戏剧,莫作皱眉事。
那个是,紫佩飞霞仙侣。
骎骎云步如许。
清闲笑我如鸥鹭。
不肯对松觅句。
萍散聚。
又明月、还寻锦里烟霞路。
浮名自误。
待好好归来,携筒载酒,同访子云去。
每逢人、都道早归休,何曾猛归来。
有邵平瓜圃,渊明菊径,谁肯徘徊。
底是无波去处,空弄一竿桅。
富贵非吾事,野马浮埃。
况值清和时候,正青梅未熟,煮酒新开。
共倒冠落佩,宁使别人猜。
满朱檐、残花败絮,欲问君、移取石榴栽。
青湖上,低低架屋,浅浅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