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五驱蠹》
《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五驱蠹》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古风

蠹蠹岂得已,亦复因饥寒。

秪此万头虫,尔饱我则难。

系头有排索,系足有机竿。

非我能陷子,天教入其间。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珍所作的《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五)驱蠹》。诗中以“驱蠹”为主题,通过描述橡茧中的蠹虫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首句“蠹蠹岂得已,亦复因饥寒”,开篇即点明了蠹虫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需要食物和生存环境。接着,“秪此万头虫,尔饱我则难”一句,将蠹虫的数量夸张至“万头”,形象地描绘出其数量之多,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虫之间矛盾的尖锐性。这里“尔饱我则难”既指蠹虫的大量消耗橡茧中的养分,也暗含了人类在面对自然界的生物时,往往处于被动和无奈的状态。

接下来,“系头有排索,系足有机竿”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橡茧比作一个复杂的机关,而蠹虫则是被束缚其中的囚犯。这里的“排索”和“机竿”象征着橡茧内部复杂的关系和限制,暗示了蠹虫虽然身处其中,但无法逃脱或改变自己的命运。

最后,“非我能陷子,天教入其间”一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对命运的无奈接受。这句话既是对蠹虫命运的同情,也是对自然界复杂生态链的一种哲学思考,强调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蠹虫这一特定对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类社会关系的深入思考,以及对自然界复杂性和不可控性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怀归

万卷书生刘鲁风,闲来无事不从容。

香风不动松花老,宿雨初收草木浓。

莫把文章动蛮貊,悔将名利役疏慵。

人生到处知何似,泛剡寒宵兴一蓬。

(0)

常山殷氏榴花双鸟图鸟鸣喜相逢

喜相逢,五月中,石榴花发枝枝红。

白者窥枝雄叫雌,黄者隔花雌应雄。

雄呼雌应千花底,声声似叙相逢喜。

也知幽鸟有好情,人喜相逢曾鸟比。

喜莫喜于初相逢,亦莫悲于终相撇。

相逢之初恩爱深,相撇之后恩情绝。

君不见武帝逢阿娇,贮之金屋中。

色衰长门里,弃置如秋蓬。

又不见相如遇文君,当垆盟肺腑。

茂陵得新人,白头吟别苦。

人心始终多易移,不独人间夫与妻。

交情贵贱亦如此,倏然炎凉朝暮里。

不知此鸟相逢喜,莫以人情易终始。

(0)

夜宿山寺

珠阁俯丹丘,高寒暮景幽。

籁从倾耳听,云傍曲肱浮。

僧定诃林月,乌啼玉树秋。

夜深箕踞处,河汉隔衣流。

(0)

青云轩为罗宗润作

青云轩,南海湄。绿窗洞然启,云山见参差。

轩中之人冰雪姿,文采晔晔珊瑚枝。

月中仙桂亲折得,归来轩子增光辉。

明年会试赴春闱,青云平步应有期。

(0)

寄临淮李公子

隔岁相看思渺然,尺书忽向故人传。

九关天启青云业,千古春涵白雪篇。

列塞戈矛犹独倚,清时雨露为君偏。

劳歌欲和惭同调,瑞气西依斗极悬。

(0)

钱元抑专使来唁用前韵

唁书远自四方来,独步空阶拨冷灰。

常慕黄虞皆有政,敢言陈许不闻灾。

病馀且曳寻诗杖,忙里还登点易台。

残菊经霜须爱护,免从邻圃乞春栽。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