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占高明适,亭兼仁智居。
竹林兹置酒,栗里近回舆。
山对盘龙外,涛观濯鹭馀。
落霞霏迥宇,升月净凉疏。
园甃悟阴合,窗风桂籁徐。
岩芳曼空径,野绿冒前除。
宴厦仍喧雀,宾庖已餍鱼。
落成严诏下,猿鹄怨轺车。
地占高明适,亭兼仁智居。
竹林兹置酒,栗里近回舆。
山对盘龙外,涛观濯鹭馀。
落霞霏迥宇,升月净凉疏。
园甃悟阴合,窗风桂籁徐。
岩芳曼空径,野绿冒前除。
宴厦仍喧雀,宾庖已餍鱼。
落成严诏下,猿鹄怨轺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风景如画的园林之美,充满了古典园林的意境和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对仗和平水,一开始便设定了高明而适宜、兼具仁智的亭子环境。
“竹林兹置酒,栗里近回舆”两句描绘了一幅人们在竹林中摆放酒宴,附近有栗树,其间可见车轮回转的情景。这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捕捉和生活情趣的享受。
“山对盘龙外,涛观濯鹭馀”则是对远处山峦与水流的描写,通过盘旋的龙形山势和激流中的鹭鸟形象,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赏。
接下来的“落霞霏迥宇,升月净凉疏”表现了景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从晚霞到夜幕降临,再到清凉明月中透出的宁静气氛。这些意象交织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境界。
“园甃悟阴合,窗风桂籁徐”则描绘了诗人在园中感受阴凉和风的微妙,以及桂花带来的淡雅香气,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
“岩芳曼空径,野绿冒前除”继续展示了诗人的观察角度,从园林到自然山石,再到野外的绿色景象,这些都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细心体验的结果。
“宴厦仍喧雀,宾庖已餍鱼”则转向室内,描绘了宴席上鸟鸣声和食物丰盛的情景,再现出一种温馨而丰富的生活场景。
最后,“落成严诏下,猿鹄怨轺车”中“落成”的用词可能暗示着某种事件或工程的完成,而“严诏下”则显示了一种权威性的命令。诗中的“猿鹄怨轺车”则表达了对过往事物的留恋之情,猿和鹄(一种水鸟)都有可能是比喻或象征,用以表达某种无法实现的愿望或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描写和深长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个充满自然美景与生活情趣的地方,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思考与情感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