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淅沥秋月明,秋云澹澹秋露清。
高楼夜坐百端集,银河耿耿西南横。
秋声一片■衣杵,彻夜凄凉不得住。
铜炉香烬更漏残,一夜閒愁添几许。
秋风淅沥秋月明,秋云澹澹秋露清。
高楼夜坐百端集,银河耿耿西南横。
秋声一片■衣杵,彻夜凄凉不得住。
铜炉香烬更漏残,一夜閒愁添几许。
这首清代胡缘的《秋夜吟》描绘了一幅秋夜静思的画面。首句“秋风淅沥秋月明”,以秋风的轻拂和明亮的秋月,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氛围。接着,“秋云澹澹秋露清”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清新与寂静,云淡天高,露珠晶莹。
诗人身处高楼,夜深人静时思绪万千,“高楼夜坐百端集”,流露出孤独和内心的纷扰。他抬头望见银河横贯西南,“银河耿耿西南横”,象征着无尽的思绪如银河般绵延不绝。
“秋声一片砧衣杵”,通过捣衣声,诗人传达出对时光流逝和生活琐事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彻夜凄凉不得住”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这种感觉仿佛无法摆脱。
最后两句“铜炉香烬更漏残,一夜闲愁添几许”,通过铜炉中香火的余烬和滴答的更漏声,暗示夜已深长,而诗人的心中愁绪却在不断增加。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在寂静秋夜中的深深愁绪。
江路经由数十回,无因到此为潮催。
尝聆文靖曾游后,欲问蔷薇几度开。
今日掣身推案去,暂时秉烛入山来。
高僧不问谁家客,独计云轩自把怀。
前年泊舟至喜亭,舍舟触雾登山行。
身到猿啼虎啸处,至今魂梦中宵惊。
两年寒暑深山里,瘴疠侵凌身不死。
七月归舟浮涨江,重见兹亭实堪喜。
世间忧喜无定形,此喜本从忧得名。
须知既济有未济,勿谓江流今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