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稳三冬计,栖迟一舍宽。
卷帘唯水近,倚杖得山看。
老罢人谁数,天寒岁又阑。
自无稽古力,未可怨儒冠。
安稳三冬计,栖迟一舍宽。
卷帘唯水近,倚杖得山看。
老罢人谁数,天寒岁又阑。
自无稽古力,未可怨儒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安稳三冬计,栖迟一舍宽”透露出诗人对过去三年生活的回顾与满足,以及当前居所的舒适与宽裕。接着,“卷帘唯水近,倚杖得山看”两句,通过日常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卷起窗帘就能看见近在咫尺的流水,倚着拐杖就能欣赏远处的山景。
“老罢人谁数,天寒岁又阑”则表达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冬天的寒冷预示着一年即将结束。最后,“自无稽古力,未可怨儒冠”两句,诗人自谦自己缺乏深入研究古籍的能力,但并未因此而责怪自己的学者身份,流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自我接纳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岁末的个人生活与内心世界,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有对当下生活的享受,更有对未来的淡然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闲适与超脱。
莫谈道,谈道能令诗不好。
君诗谈道甘如饴,我甚味之无由嗤。
惟其言语既诙谐,难复瞻顾如彼时。
君不见李白猖狂不自疑,语语金丹绿玉卮,临路悲歌怀仲尼。
君于其诞或笑之,无怪不能为其辞。
君谓圣俞莫做诗,但当饮酒无所知。
又言为善将功施,万事峥嵘未得齐。
我爱居士集,绎彼删存思。
还当一一求公疵,聊以弟子诤其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