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会稽东山》
《游会稽东山》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律诗

江路经由数十回,无因到此为潮催。

尝聆文靖曾游后,欲问蔷薇几度开。

今日掣身推案去,暂时秉烛入山来。

高僧不问谁家客,独计云轩自把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熹在游览会稽东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江路经由数十回”,以“数十回”强调了诗人多次经过这条江路,但未曾有机会深入探索,表达了对这次游览的期待和兴奋。接着,“无因到此为潮催”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融合,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未能亲临其境的遗憾。

“尝聆文靖曾游后,欲问蔷薇几度开。”这两句通过引用前人(文靖)的游历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足迹的追寻,以及对蔷薇花开花落的季节更替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然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今日掣身推案去,暂时秉烛入山来。”诗人以“今日”与“暂时”强调了这次游览的特殊性和短暂性,同时也透露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对当前生活的反思。“掣身推案”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决定离开日常事务,投身于自然之中的决绝姿态。

“高僧不问谁家客,独计云轩自把怀。”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高僧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智慧与超脱的向往。高僧不问身份,独自在云雾缭绕的山中沉思,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让诗人深感敬仰,同时也引发了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张说

东宫侍读读何经,相位当知要竭诚。

谀说却陈封禅颂,非心未格侈心生。

(0)

句·其一

炊熟风瓢动,吟归雪砚枯。

(0)

赠芗林后人

南北门相对,传来岁月深。

但添新意趣,不改旧园林。

花日移朝坐,松风伴夕吟。

自然忘宦达,非是少知音。

(0)

寿权漕大卿·其二

接物温温笑满眉,步趋登降亦委蛇。

非关饰貌邀人誉,祇是存心不自欺。

王导果能恢德业,谢公端可镇浇漓。

圣明天子崇恭俭,合向中朝正羽仪。

(0)

酴醾

丛丛扶重蕊,微风动弱枝。

北人言语巧,唤作菊酴醾。

(0)

古陵桥

西桥西岸柳成丝,春去春来岁岁同。

偶被东风吹落絮,又随流水过桥东。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