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蚁动疑斗牛,我家奔鼠如马群。
穿床撼席不得寐,齧噬编简连帨帉。
主人瓶粟常挂壁,每饭不肉如广文。
谁令作意肆奸孽,似怨釜鬵无馀荤。
君家得猫自拯溺,恩育几岁忘其勤。
屋头但怪鼠迹绝,不知下有飞将军。
他时生囝愿聘取,青海龙种岂足云。
归来堂上看俘馘,买鱼贯柳酬策勋。
昔人蚁动疑斗牛,我家奔鼠如马群。
穿床撼席不得寐,齧噬编简连帨帉。
主人瓶粟常挂壁,每饭不肉如广文。
谁令作意肆奸孽,似怨釜鬵无馀荤。
君家得猫自拯溺,恩育几岁忘其勤。
屋头但怪鼠迹绝,不知下有飞将军。
他时生囝愿聘取,青海龙种岂足云。
归来堂上看俘馘,买鱼贯柳酬策勋。
这首诗描绘了猫在家中捕鼠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猫的敏捷与捕猎能力。诗中以“昔人蚁动疑斗牛”开篇,将蚂蚁的活动比作天上的星辰,形象地展示了老鼠在家中肆虐的情景。接着,“我家奔鼠如马群”进一步强调了老鼠数量之多,它们在夜间四处奔窜,甚至影响到了人的睡眠和日常生活。
诗中提到主人的生活状态——“主人瓶粟常挂壁,每饭不肉如广文”,暗示了主人生活的清贫,只能以素食度日。然而,面对家中老鼠的泛滥,主人却不得不求助于外力,即通过“谁令作意肆奸孽,似怨釜鬵无馀荤”这一句,表达了对老鼠的无奈与怨言。
转折点出现在“君家得猫自拯溺,恩育几岁忘其勤”两句,诗人赞美了猫的捕鼠能力,称其为“恩育”,意味着猫不仅帮助主人解决了鼠患,还成为了家庭的一员,主人对其付出的关爱难以忘怀。接下来,“屋头但怪鼠迹绝,不知下有飞将军”一句,巧妙地将猫比作“飞将军”,突出了猫的神勇和效率,老鼠的踪迹消失,表明猫已经成功地控制了鼠患。
最后,“他时生囝愿聘取,青海龙种岂足云”表达了诗人对猫后代的期待,希望它们也能继承祖先的捕猎本领,成为家族的骄傲。而“归来堂上看俘馘,买鱼贯柳酬策勋”则描绘了主人在家中庆祝胜利的场景,通过购买鱼来宴请宾客,以此表彰猫的功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猫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动物的尊重与利用。
典午昔年逢革除,濛濛八表沈康衢。
陶公归来手荷锄,一辞足化骚为奴。
致身本期元凯俱,沧海漂荡无黄虞。
武陵之人有与无,柴桑幻出桃源图。
容城韫璧不肯沽,千载二士遥相呼,哀哉赤狐还黑乌。
在昔闻桃源,渔人一来践。
蹑寻久未得,怆恨岂能免。
番番市南翁,迹迩心自缅。
力穑同齐民,传家师上善。
手植千树花,春至令人远。
我行流水上,心荡不知返。
游侣亦相忘,缘源弄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