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豫国士桥》
《过豫国士桥》全文
明 / 区大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石桥夕照断行人,一读残碑一怆神。

七尺当年捐报主,二心千载愧为臣。

英魂赤日遥相映,侠气寒霜尚可亲。

三跃未酬吞炭苦,祇令怀古泪沾巾。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过豫国士桥》,是明代诗人区大纬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经过豫国士桥时,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石桥夕照断行人”,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石桥上人迹稀少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一读残碑一怆神”则点明了诗人面对残破碑文时内心的触动与哀伤,引出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

“七尺当年捐报主,二心千载愧为臣”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英勇牺牲与自己的内心愧疚,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崇敬与自省。这里“七尺”指人的身高,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二心”则是对自己作为臣子未能完全忠于君主的自我谴责。

“英魂赤日遥相映,侠气寒霜尚可亲”两句,将历史人物的英勇形象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以“英魂”与“赤日”的遥相呼应,以及“侠气”与“寒霜”的和谐共存,展现了历史人物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与事迹依然闪耀着光芒,令人钦佩。

最后,“三跃未酬吞炭苦,祇令怀古泪沾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未能完成壮志的遗憾与惋惜,以及自己因缅怀古人而流下的泪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综上所述,《过豫国士桥》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怀念,同时也反思了个人在忠诚与牺牲之间的抉择,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区大纬
朝代:明

区大纬,字文炳,号五象山人。香山人。明思宗崇祯间贡生,授浙江安吉州同知,迁中书舍人,升虞部主政。乞归养。著有《纪漫草》、《续漫草》。清光绪《香山县志》卷一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猜你喜欢

偶闻有荐予者儿子自公车书来微及出处一笑答之

君平昔弃世,归从此心卜。

采药北山阿,诛茅南涧曲。

事佛始解勤,爱书亦不读。

昔者甘白简,今何叨荐牍。

纵令借作眉,岂堪下同目。

汝意或鸡肋,吾事已蛇足。

终入壶公壶,长伴鹿门鹿。

以此无竞心,塞汝有窍欲。

尚愧未忘言,何如坦其腹。

(0)

辰玉应试留都赋此赠之兼赠孟孺·其三

鹿鸣歌甫罢,红潮登脸色。

十里卷珠帘,三衢缓金勒。

勿起人我相,须藉恬澹力。

(0)

腕疮剧病不寐戏成示敬美

冉冉月堕棂,淅淅竹敲瓦。

呻吟不成寐,数至街鼓罢。

我羡毕陵伽,视身如土苴。?此半残足,博得全般若。

四大非我有,谁为受痛者。

此义颇亦闻,其如不能舍。

(0)

答汪子且志规也·其二

峨峨岩桂芬,因风来拂鼻。

冉冉谷中兰,幽芳当自媚。

受质宁有殊,畴能违势地。

今人贵钱刀,古人贵意气。

韦布而千秋,默成乃为贵。

(0)

题阙·其九十五

高皇提一剑,力抉乾坤翳。

圣武振八荒,荣名迈五帝。

时维中山王,独任心腑寄。

坐连百万兵,手挈中原地。

才宏识更远,功大心转细。

两都对珥貂,茅土垂世世。

(0)

八哀篇·其四陈方伯鎏

子兼性坦陀,友余实忘年。

岂乏一世用,沈冥文酒间。

上书谢不任,归耕太湖田。

右伯亦已尊,家具尚萧然。

至今绰楔表,蛟龙郁相缠。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