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腕疮剧病不寐戏成示敬美》
《腕疮剧病不寐戏成示敬美》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古风

冉冉月堕棂,淅淅竹敲瓦。

呻吟不成寐,数至街鼓罢。

我羡毕陵伽,视身如土苴。?此半残足,博得全般若。

四大非我有,谁为受痛者。

此义颇亦闻,其如不能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因腕疮剧痛而难以入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

首句“冉冉月堕棂”以月亮缓缓落下窗棂的景象,营造出夜晚寂静的氛围,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孤独。接着“淅淅竹敲瓦”进一步渲染夜深人静的环境,竹叶轻轻敲打屋顶的声音,仿佛是自然界的低语,与人的思绪交织在一起。

“呻吟不成寐,数至街鼓罢”描述了诗人因疼痛无法入睡,只能数着街上的更鼓声来试图缓解内心的煎熬。这一细节体现了疼痛的剧烈和对安宁的渴望。

接下来,“我羡毕陵伽,视身如土苴”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中对身体和生命的淡泊态度的向往,毕陵伽被视为能放下一切、视身体如同尘土之人,这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让诗人羡慕不已。

“此半残足,博得全般若”则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即使身体残缺,也能获得智慧的全貌,强调了精神层面的丰富与完整。

“四大非我有,谁为受痛者”深入探讨了生命与物质的关系,提出身体(四大:地、水、火、风)并非自我所有,真正的自我是谁在承受痛苦,引发了对自我认知的深刻反思。

最后,“此义颇亦闻,其如不能舍”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哲学的领悟,虽然理解了这些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割舍,流露出一种无奈和矛盾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困境时的内心挣扎与超越,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长春堤

偶踏长春堤,凉风吹解带。

班荆数过帆,沙鸟飞云外。

(0)

高村店大风,店有淇澳绿竹古迹

罡风猎猎下征鞍,十月严霜次骨寒。

喷石澌沙犹古水,流苍滴翠是新竿。

寒鸦野店楸林黑,冻马荒亭莎叶乾。

何似山斋闭关坐,南华摊向火炉看。

(0)

初晴即事·其一

晨风吹淡淡,檐日报新晴。

尽启花开户,全收雨后清。

沈烟留棐几,竹色上楸枰。

自识斜川意,虚名总不争。

(0)

望嵩少·其一

客程行尽太行山,又见嵩高紫翠间。

料得有人山上笑,红尘如海没朱颜。

(0)

黄昭质宪使得铜雀败瓦割而为三一以寄乃兄平倩其二遗余及小修弟·其四

卯君囊却上公车,梵宇毗邪应满庐。

白笑蒙庄老弟子,南华又作一通书。

(0)

得舍弟徐州书·其一

开船已是四旬馀,才得徐州一纸书。

内中数语朦胧甚,见了愁于未见初。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