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篷收宿雨,送眼入巉岩。
慢水双摇橹,横风两使帆。
缓行凫得侣,疾走马辞衔。
落落中流坐,匡庐大不凡。
推篷收宿雨,送眼入巉岩。
慢水双摇橹,横风两使帆。
缓行凫得侣,疾走马辞衔。
落落中流坐,匡庐大不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穿越彭蠡湖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生动场景。首句“推篷收宿雨,送眼入巉岩”以动态的手法展现了清晨雨后的湖面景象,仿佛推开船篷就能捕捉到刚刚消散的雨水,而远处的山峦在晨光中显得峻峭而神秘。接下来的“慢水双摇橹,横风两使帆”则细腻地刻画了船只在水面缓缓前行,双桨轻轻摇动,同时还要应对横风的影响,调整帆位的情景,既展现了航行的技巧,也暗示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
“缓行凫得侣,疾走马辞衔”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水上的鸭子悠闲结伴与陆地上的马匹急驰形成鲜明对照,生动地展现了不同生物在各自环境中自由自在的状态。最后,“落落中流坐,匡庐大不凡”则表达了诗人对湖中独坐的宁静享受以及对远处巍峨的庐山(即庐山,古代文人常以之象征高远的理想或宏伟的志向)的赞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彭蠡湖的自然风光,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忆昔神僧入杳冥,可怜龙象总彫零。
空阶鸟迹和尘乱,坏壁蜗涎过雨腥。
石塔尚传藏舍利,宝函犹自贮残经。
相看独有圭峰在,还似当年佛首青。
斗标建子仲冬月,晓天云掩残月魄。
满城霜气利如刀,敝褐蒙头出不得。
旭日无光风伯怒,冰合水泉厚地裂。
凭高旷望目力超,瀚海天山千丈雪。
波涛永閟蛟龙宫,原野深藏狐兔穴。
南山榛栗尽枯死,出猎何人驰驷驖。
俄顷风收氛翳开,万里云天清帖帖。
青旗飐飐酒家楼,杖头恰有钱三百。
何物小儿为侣俦,座上能诗有仙客。
月斜醉倒花树下,铜龙漏下五十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