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皋十首·其九》
《东皋十首·其九》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李君禅味诗情里,解作黄金不润身。

目断白衣檐酒阒,何妨聊破一垆春。

(0)
翻译
李先生沉浸在禅意与诗意之中,
他懂得诗中的财富并不带来俗世的沾染。
注释
李君:指代某位姓李的先生。
禅味:佛教禅宗的意境或韵味。
诗情: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黄金:比喻诗中的财富或成就。
不润身:不会使身心受到世俗利益的影响。
目断:视线尽头,形容远望。
白衣:古代文士常穿的白色衣服,这里可能象征清高或友人。
檐酒阒:屋檐下静寂无酒客,形容酒馆冷清。
何妨:不妨,表示无妨、何惧之意。
聊破:随便打破,此处指畅饮一番。
一垆春:一壶春酒,借指饮酒的欢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东皋十首(其九)》中的一句。从诗句来看,它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的生活画面。"李君禅味诗情里",这里的"李君"可能指的是一个姓李的朋友,他沉浸在禅宗的意境和诗歌的情感之中,显示出他的高雅情趣。"解作黄金不润身",则赞美了李君的品格高尚,即使才华横溢,却并不追求物质的奢华,黄金对他来说无法增加世俗的财富。

"目断白衣檐酒阒","白衣"常用来指代清贫的读书人,"目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或遥望,"酒阒"则暗示了环境的静寂,可能是在想象中与朋友共饮的场景已经不再。"何妨聊破一垆春","垆春"通常指美酒,"聊破"即随意畅饮,诗人建议不妨打破这种静寂,邀请朋友一起分享美酒,共度春日时光。

整体而言,这句诗通过描绘李君的诗酒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享受的赞赏。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公安寓馆夜立观前用载韵

翛翛一古观,我到夜何其。

仙磬吟风殿,幽人汲露池。

星沉萤聚水,月倒兔悬篱。

四起钟声乱,凌风欲化肌。

(0)

句·其七十九

紫微星奠三阶正,黄道天开万象新。

(0)

句·其八十六

归棹舞风鸥不下,愁笳吹月雁斜行。

(0)

题汪水云诗卷

璧月歌残铁骑围,银涛风急鹢舟飞。

海山运并随鳌尽,城郭身今化鹤归。

琴怨诗愁春一雨,江南渭北泪双霏。

与君厌听桑田语,一笑游丝罥落晖。

(0)

沁园春.讥陈伯大御史

士籍令行,伯仲分明,逐一排连。

问子孙何习,父兄何业,明经词赋,右具如前。

最是中间,娶妻某氏,试问于妻何与焉。

乡保举,那当著押,开口论钱。祖宗立法于前。

又何必更张万万千。

算行关改会,限田放籴,生民凋瘵,膏血既朘。

只有士心,仅存一脉,今又艰难最可怜。

谁作俑,陈坚伯大,附势专权。

(0)

祖教寺·其二

飞鸟遗音入翠林,转教柳外和莺吟。

岩留云雨过朝暮,寺枕溪流亘古今。

客过端阳欣采艾,僧嫌破衲懒缝针。

杯中蒲酒休辞醉,目断青山有远心。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