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祖教寺·其二》
《祖教寺·其二》全文
宋 / 章谦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飞鸟遗音入翠林,转教柳外和莺吟。

岩留云雨过朝暮,寺枕溪流亘古今。

客过端阳欣采艾,僧嫌破衲懒缝针。

杯中蒲酒休辞醉,目断青山有远心。

(0)
翻译
飞鸟的歌声飘进青翠的树林,转眼间又与柳外黄莺的鸣叫交织在一起。
山岩上云雾来去无常,见证了寺庙朝夕的变迁,溪流伴随寺庙历经了无数个世纪。
端午节游客路过,欢喜地采摘艾草,僧人却因破旧衣衫不愿缝补。
杯中的菖蒲酒无需推辞,只愿沉醉其中,目光遥望远方的青山,心中怀揣着遥远的思绪。
注释
遗音:遗留下的声音。
翠林:碧绿的树林。
转教:转而教化。
亘古今:自古至今。
端阳:端午节。
破衲:破旧的僧袍。
蒲酒:菖蒲酒。
远心:深远的心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祖教寺周围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章谦亨对禅寺生活的独特感受。首句“飞鸟遗音入翠林”以鸟鸣声穿越翠绿的树林,营造出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氛围。次句“转教柳外和莺吟”进一步强化了和谐的音乐画面,柳树外黄莺应和,增添了春意。

“岩留云雨过朝暮”写山岩历经风雨,暗示时间的流转,也寓含了僧人在此度过日夜的修行生活。接下来,“寺枕溪流亘古今”描绘寺庙坐落在溪流旁,见证着岁月的流逝,表现出历史的悠久。

“客过端阳欣采艾”点明端午节的到来,游客们前来采艾叶,体现了节日的民俗活动。然而,“僧嫌破衲懒缝针”则反映出僧人们专注于内心修行,对外界琐事不甚关心的态度。

最后两句“杯中蒲酒休辞醉,目断青山有远心”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但目光仍远眺青山,透露出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内心的远方寄托。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禅宗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章谦亨
朝代:宋   字:牧叔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   生辰:1238

章谦亨(生卒年不详)字牧叔,,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绍定间,为铅山令,为政宽平,人称生佛,家置像而祀,勒石章岩,以志不忘。历官京西路提举常平茶盐。嘉熙二年(1238),除直秘阁,为浙东提刑,兼知衢州。《全宋词》辑其词九首。 
猜你喜欢

慧花园杂咏·其三

兴来且自种桑麻,倦即逡巡问酒家。

徙倚漫凭醒醉否,一床欹枕夕阳斜。

(0)

闻雁

长空嘹亮两三声,已遍西风百里城。

嗟尔避人非避世,是谁同听不同情。

衣冠择地皆南向,关塞寥天杳北征。

惆怅不传苏武信,残灯剔尽梦难成。

(0)

黄舍人符升秩迁客部奉使册鄢陵王兼捧前任荣封诰命就道还里赋此送之

青山相送草茸茸,二月桃花客路秾。

家学相公敷教远,中兴天子赍恩醲。

芝传西省泥初熟,桐拜南宫叶可封。

惆怅倦游辞赋客,长杨春色听晨钟。

(0)

暮春羊城社集诸公诗成寄示并索赋赋此答和

屋角黄莺竟日啼,竹枝高处柳枝低。

风流大雅还开社,山泽遗民亦寄题。

草色绿深春已暮,梨花白尽叶初齐。

城西古寺无多路,惆怅东风惜马蹄。

(0)

癸巳岁·其五

黄鸟嗟流落,狂歌野水西。

他人将谓父,居士近无妻。

香橘青犹嫩,柔桑绿已齐。

瞻言周道远,何处一枝栖。

(0)

寄怀邝湛若

屋角见新月,林端动远思。

候潮鱼海渺,哀野雁云悲。

离乱非今日,烽烟又一时。

如何春色暮,秾李嫁高枝。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