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衡山值雨》
《衡山值雨》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稍喜归涂中半程,犹愁泥潦未知晴。

雨来也不怜行客,风过何须作许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éngshānzhí
sòng / yángwàn

shāoguīzhōngbànchéngyóuchóuliáowèizhīqíng

láiliánxíngfēngguòzuòshēng

翻译
稍微感到回家路上的一半行程有些喜悦,但仍担忧道路泥泞积水,不知何时放晴。
即使下雨也不怜悯赶路的人,风过时又何必发出那么大的声音。
注释
稍喜:稍微感到喜悦。
归涂:回家的道路。
半程:一半路程。
犹愁:仍然担忧。
泥潦:泥泞积水。
未知晴:不知何时放晴。
雨来:下雨的时候。
也不怜:也不怜悯。
行客:赶路的人。
风过:风刮过。
何须:何必。
作许声:发出那么大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雨中的情景,表达了对未知未来天气的担忧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稍喜归涂中半程”,旅人对于能够走完一半路程有一些喜悦,但这份喜悦是有限的,因为接下来还不知道何时能见到晴朗的天空。这里的“犹愁”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雨来也不怜行客”,这是诗人对于自然界无情的一种感慨。即使旅人在风雨中饱受困扰,雨也不会因为他的遭遇而有所怜悯。这反映了自然的冷漠和人类的渺小。

“风过何须作许声”,这句诗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接受。在风暴过后,无需再去发声抱怨,因为一切都已经发生了。这里的“作许声”暗示了一种无力改变现实的宿命论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雨天旅途的描述,传达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予谪海外久矣蒙恩徙郴所寓适与苏仙邻暇日携儿徜徉历览遗集因阅本传不载致仙之因特以事母尽孝行耳自古仙真得道如吴真人之流未有不由此而致者世人不知出此多弃遗父母入深山穷谷中父母冻饿不恤也以此求道去仙远矣因成二小诗题之壁间庶亦少警欲学道而忘其亲者·其一

打包行脚为寻真,偶与苏仙作近邻。

万里移来今有伴,叩门时许访幽人。

(0)

黎人二首·其一

褰帷露冕更停轮,渺渺旌麾入瘴云。

异境尽凭诗写去,郡僚争喜得新闻。

(0)

新年杂兴十首·其九

佳节无人共一尊,荧荧灯火雨昏昏。

凭谁与唤烟霞伴,直上罗浮看上元。

(0)

即事十二首·其九

涉旬风浪战扶胥,咫尺烟波信息疏。

见说北船今日到,故人应有寄来书。

(0)

阳朔道中两绝·其一

北客多誇阳朔山,今朝了了见层峦。

定知万壑干岩胜,不似山阴道上看。

(0)

老钦阇黎以政和七年九月十七日夜圆寂趺坐如生道俗叹仰邑丞向仁叔作偈赞悼因次其韵·其二

老人端悟上乘禅,夜壑藏舟已脱然。

认得本来无一物,不将三观浪流传。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