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雁》
《闻雁》全文
明 / 王邦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长空嘹亮两三声,已遍西风百里城。

嗟尔避人非避世,是谁同听不同情。

衣冠择地皆南向,关塞寥天杳北征。

惆怅不传苏武信,残灯剔尽梦难成。

(0)
鉴赏

这首《闻雁》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邦畿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夜晚听到雁鸣时的复杂情感与深沉思考。

首句“长空嘹亮两三声”,以雁鸣起笔,寥寥数语勾勒出秋夜空中雁群南飞的景象,声音在长空中回荡,显得格外嘹亮。次句“已遍西风百里城”,将雁鸣的范围扩展至百里之遥的城郭,暗示了雁鸣的深远与辽阔,同时也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与时间的流逝。

接着,“嗟尔避人非避世,是谁同听不同情”两句,诗人借雁鸣表达对人生的感慨。雁群在迁徙中似乎在逃避尘世的纷扰,但又并非完全脱离世间,而是选择了另一种形式的存在。诗人在此处设问,既是对自己也是对读者,探讨了在面对自然与人生时,何为共鸣,何为不同情。这不仅是对雁鸣的思考,也是对自身情感与外界环境关系的深刻反思。

“衣冠择地皆南向,关塞寥天杳北征”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衣冠”象征人类文明与秩序,指出人们在选择居住地时往往倾向于南方,而北方则显得更为荒凉与遥远。这一对比不仅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差异,也隐喻了社会文化与政治格局的南北分野,以及人们对于未知与远方的态度。

最后,“惆怅不传苏武信,残灯剔尽梦难成”两句,以苏武牧羊北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苏武虽被囚于北国,却始终坚守信念,未忘故国。然而,在诗人看来,即使在如此艰难的境遇下,也无法传递出心中的那份坚持与渴望。在夜深人静之时,即便是点燃的灯火也逐渐熄灭,连梦都难以成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与无力感。

整体而言,《闻雁》通过对雁鸣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富有画面感,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王邦畿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猜你喜欢

乐耕堂

源头活水溢平川,桃色花香总自然。

海上疑成真世界,人间谁信不神仙。

棋惊宿鸟摇深竹,歌遏行云入九天。

良会莫教轻住别,每逢流水惜芳年。

(0)

睢宁三异歌

睢宁县前净如水,睢侯釜中惟俸米。

侯持堂印几春秋,直视翳桑无馁鬼。

社亭渐渐两岐风,陶河一雨驱蝗虫。

水勿忧虞旱毋苦,我侯双手悬天工。

古史班班书杜母,孱陵先生身姓鲁。

谁郡号咷嫠媪啼,避官却委南山虎。

(0)

在告暂憩小金山·其四

戢羽樊笼四十年,水滨亦有白鸥天。

君恩自是优功狗,世事浑如看纸鸢!

恋客青山随处有,向人明月为谁怜?

杖藜徙倚蕉窗下,几度从容检内篇。

(0)

古道

古道当长阪,肩舆入暮天。

苍茫闻驿鼓,冷落见炊烟。

冻烛寒无焰,泥炉湿未燃。

正思江槛外,閒却钓鱼船。

(0)

山海关

东海边头万仞山,长城犹在白云间。

烽烟不报中和殿,锁钥空传第一关。

大漠雪飞埋战骨,南天雨过洗刀环。

汉家丰沛今辽左,铁马金戈岁岁閒。

(0)

蕙兰芳引.寄蕙兰姊

滋兰树蕙,似当日、灵均幽抱。

满掬芳馨,空谷深居窈窕。

芸编共读,喜黉舍、相逢偏早。

祗故人别后,目断锦鳞青鸟。

道韫门庭,令晖才笔,更惊年少。

诵万卷琳琅,应有绣窗新稿。

落梅花、风里几回吟眺。频伫思、何日画桡人到。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