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当长阪,肩舆入暮天。
苍茫闻驿鼓,冷落见炊烟。
冻烛寒无焰,泥炉湿未燃。
正思江槛外,閒却钓鱼船。
古道当长阪,肩舆入暮天。
苍茫闻驿鼓,冷落见炊烟。
冻烛寒无焰,泥炉湿未燃。
正思江槛外,閒却钓鱼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行走在古道上的凄清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场景:长长的山道与陡峭的斜坡相连,乘着简易的轿子,踏入了暮色苍茫之中。远处,古老的驿站传来阵阵鼓声,显得格外孤寂;近处,炊烟袅袅升起,透露出一丝生活的气息。
接着,诗人通过“冻烛寒无焰,泥炉湿未燃”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寒冷与荒凉。蜡烛因寒冷而无法点燃,泥炉也因潮湿而未能生火,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最后,“正思江槛外,闲却钓鱼船”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他或许在思考着江边的景色,想象着那悠闲自在的垂钓之乐,但此刻这一切都只能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幻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