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笙亭》
《听笙亭》全文
明 / 谢元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仙子吹笙醉碧桃,凤声嘹亮遍林皋。

何人窃向浮邱听,传得云和曲调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界与人间交织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听笙之景的美妙与神秘。

首句“仙子吹笙醉碧桃”,以“仙子”这一超凡脱俗的形象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幻想与诗意的世界。仙子手持笙乐器,吹奏出悠扬的乐音,这些乐音仿佛能令碧桃也沉醉其中,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令人向往的仙境氛围。

次句“凤声嘹亮遍林皋”,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凤声,即凤凰的鸣叫声,以其嘹亮而富有穿透力的特点,不仅响彻整个林间,更让整个自然界的生灵为之动容。这不仅表现了音乐的感染力,也暗示了仙界与人间、自然与超自然之间的某种联系与和谐。

第三句“何人窃向浮邱听”,则引入了一个疑问与探索的元素。浮邱,此处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仙山或仙人居住之地,暗示着音乐的来源与仙界的关联。通过“窃听”一词,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这种神秘音乐的渴望与好奇,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最后一句“传得云和曲调高”,点明了音乐的特质——“云和”是一种古代的乐器,常用于宫廷雅乐之中,象征着高雅与神圣。通过“曲调高”这一描述,诗人强调了音乐的品质与境界,同时也暗示了聆听者能够从中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艺术魅力的听笙场景,展现了音乐在连接自然与超自然、人间与仙境之间所扮演的独特角色,以及它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

作者介绍

谢元光
朝代:明

谢元光,字愧吾。番禺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举人,官永宁知州、广西上石西州知州。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二○有传。
猜你喜欢

水村

欲避城南车马喧,幽怀日日傍江村。

清风入竹斜分径,新水浮花直到门。

岂为砚田知稼穑,每从诗社醉鸡豚。

东风绿遍池塘草,谁道相看是梦魂。

(0)

义城十景·其五鸡笼晓月

林峦多胜概,彷佛类鸡笼。

古木千章绕,流泉一脉通。

曙光浑杳霭,云气总朦胧。

玉兔还留白,金乌未吐红。

降神生俊彦,何必羡高崧。

(0)

舟泊葛陂寄方方壶鍊师

天瞑雨潇潇,溪流胜海潮。

春船依树杪,晚饭摘山苗。

鸟道群崖合,龙陂一水遥。

投竿探仙迹,壶老肯相招。

(0)

晚归古鉴漫兴十首·其六

绿柳黄芦红蓼花,晴波潋滟拥寒沙。

鸳鸯水阁双双并,都是临溪卖酒家。

(0)

感兴二十一首·其五

伊尹放太甲,圣人用其权。

周公戮管蔡,大德无毫愆。

尧舜昔授受,执中乃经传。

经权两适用,天道何犹偏。

仲尼作春秋,幽光耿遗编。

一朝虽无位,垂训无穷年。

(0)

天竺寺

山寻天竺胜,一径入云深。

竹引泉归寺,松邀鹤到林。

谷空望昼午,岚重学春阴。

小坐岩廊下,藤花落满襟。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