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放太甲,圣人用其权。
周公戮管蔡,大德无毫愆。
尧舜昔授受,执中乃经传。
经权两适用,天道何犹偏。
仲尼作春秋,幽光耿遗编。
一朝虽无位,垂训无穷年。
伊尹放太甲,圣人用其权。
周公戮管蔡,大德无毫愆。
尧舜昔授受,执中乃经传。
经权两适用,天道何犹偏。
仲尼作春秋,幽光耿遗编。
一朝虽无位,垂训无穷年。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历史典故,探讨了权力与道德、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伊尹放逐太甲、周公诛杀管蔡、尧舜禅让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圣贤在权力运用上的智慧与节制。孔子作《春秋》,虽身处低位,却留下了深远的教诲,影响后世无穷。诗中“经权两适用,天道何犹偏”一句,表达了对平衡运用原则与变通之道的思考,认为在遵循传统的同时,也应灵活应对变化,不使道德与真理偏离正轨。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智慧的深刻反思和对道德实践的重视。
不斗门馆华,不斗林园大。
但斗为主人,一坐十馀载。
回看甲乙第,列在都城内。
素垣夹朱门,蔼蔼遥相对。
主人安在哉,富贵去不回。
池乃为鱼凿,林乃为禽栽。
何如小园主,拄杖闲即来。
亲宾有时会,琴酒连夜开。
以此聊自足,不羡大池台。
夜镜隐白发,朝酒发红颜。
可怜假年少,自笑须臾间。
朱砂贱如土,不解烧为丹。
玄鬓化为雪,未闻休得官。
咄哉个丈夫,心性何堕顽。
但遇诗与酒,便忘寝与餐。
高声发一吟,似得诗中仙。
引满饮一盏,尽忘身外缘。
昔有醉先生,席地而幕天。
于今居处在,许我当中眠。
眠罢又一酌,酌罢又一篇。
回面顾妻子,生计方落然。
诚知此事非,又过知非年。
岂不欲自改,改即心不安。
且向安处去,其馀皆老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