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应攀折频。
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
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
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犹胜不逢春。
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应攀折频。
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
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
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犹胜不逢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但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开篇“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应攀折频”两句,形象地描述了老柳树经历了长时间的风吹雨打,树枝变得粗糙而且断裂,显露出岁月的痕迹。接下来的“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则透露了一丝哀愁,诗人看着眼前的老柳,却不知道最初种植它的是谁,这不仅仅是对树的同情,更是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
下半首“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继续描绘了季节更迭、自然景象的变化。老柳在岁月中见证着冬去春来的轮回,它们的生命力虽然有所减弱,但依然顽强地生长。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力的赞美。
结尾“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犹胜不逢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不屈不挠精神的肯定。即便是在衰老之中,老柳依旧能在春天绽放,它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并没有因为岁月而减少。这也许是诗人对于自己以及所有经历风霜的人生的写照——无论年华如何,都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