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久在室,寒女不自知。
安得长不老,为君玄鬓衰。
我有古时镜,一照一回悲。
国色久在室,寒女不自知。
安得长不老,为君玄鬓衰。
我有古时镜,一照一回悲。
这首诗《寒女叹》由宋代诗人李龏所作,通过对比“国色”与“寒女”的命运,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永恒的向往。
首句“国色久在室,寒女不自知”,将“国色”比喻为高贵、美丽的人物,象征着社会上那些享有荣华富贵、受到众人瞩目的人;而“寒女”则代表了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默默无闻、生活困苦的人。这里通过对比,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寒女们可能永远无法认识到自己也拥有内在价值和美的现实。
接着,“安得长不老,为君玄鬓衰”,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无奈与渴望。他希望时间能够停止,让那些曾经拥有青春美貌的人不再衰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保持青春、永葆活力的向往。这里的“君”可以理解为所有渴望青春常在的人,包括“国色”与“寒女”。
最后,“我有古时镜,一照一回悲”,诗人拥有一面古老的镜子,每次照镜子都会感到悲伤。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岁月无情、人生短暂的深刻体悟,以及对于自身或他人青春消逝的哀伤。镜子作为象征物,不仅映照出外貌的变化,更映射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整体而言,《寒女叹》通过对“国色”与“寒女”命运的对比,以及对时间、青春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关注,以及对美好永恒的追求与反思。
悠悠返行舟,异乡非我居。
兴尽复来归,梦觉心于于。
我非汗漫游,何必穷海隅。
归心逐去鸟,风波阻脩途。
不比鸱夷子,扁舟向五湖。
旧宅有松菊,秋色未萧疏。
西城薄有穫,无劳事赢馀。
开樽会邻曲,幽乐当何如。
岁华倏云暮,空山响寒泉。
与君阔别来,莫遂同话言。
霜菊既云谢,松桂亦已繁。
四时更代易,气运良无愆。
齐君一何谬,凄然泣牛山。
遂令偷生者,乃欲鍊九还。
我久远尘俗,肯使虚名缠。
及时须行乐,何必穷百年。
知非勿惮改,见善宜速迁。
一盛还一衰,物理固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