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
《秋夜》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白屋衡门拥堕樵,秋怀落落夜寥寥。

人间箧笥悲纨扇,天上楼台款玉箫。

竹实未生岐凤老,樵书不展塞鸿遥。

青春虽在潘郎鬓,只恐愁多亦易凋。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秋夜》描绘了一幅清冷而深沉的秋日景象。首句“白屋衡门拥堕樵”,以简朴的农舍和樵夫的形象入诗,展现出秋夜的宁静与寂寥。次句“秋怀落落夜寥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感,秋意浓厚,诗人的心境也随之落寞。

第三句“人间箧笥悲纨扇”,借纨扇的废弃象征世事无常,暗示时光流逝,人事变迁,让人感伤。第四句“天上楼台款玉箫”,则通过想象天上的楼阁与悠扬的玉箫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人间的悲凉形成对比。

第五、六句“竹实未生岐凤老,樵书不展塞鸿遥”,借竹实未熟和书信难达,寓言贤才未遇、音讯阻隔,流露出诗人对远方亲朋的思念和不得志的感慨。最后一句“青春虽在潘郎鬓,只恐愁多亦易凋”,以潘岳自比,感叹岁月无情,愁绪繁多可能加速青春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对韶华易逝的忧虑。

整体来看,《秋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秋夜情怀,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晓雨离铜山驿

北风吹云顽不散,山雨萧萧夜将旦。

起来勉强著征衣,索马踌躇就途晏。

冈泥渐滑沮遄迈,林霭正浓迷远盼。

旅怀惨郁亦所宜,安得秋阳露霄汉。

(0)

贻溪怀古十篇·其七拟纶亭

大厦不可扶,诰命已云绝。

老臣坐深林,有泪化为血。

拟成丝纶言,救世心独切。

溪流今尚清,夜夜澄孤月。

(0)

句·其三

红裙蘸碧波。

(0)

次韵悟师见寄·其二

不将大辩拟天亲,终愧西来面壁人。

无是无非从此去,不同多劫一微尘。

(0)

子固挽词·其二

典学蚤名世,绪馀为史师。

刚严终不倚,亮直欲谁欺。

疾恶太阿刃,立言黄绢辞。

平生游旧意,流涕向丰碑。

(0)

寄题野翁无闷堂

馀不衣冠故吾里,上下三吴一溪水。

方山峨峨出清泚,野翁卜筑当山趾。

春气来自杨柳始,不待葩华著桃李。

莲生半卷未厌眼,已在红蕖明镜里。

秋风瑟瑟最先至,千里苍烟接山起。

车声马足不得到,无闷主人方隐几。

想见野翁形气古,少年词华奋瑰玮。

春秋八十尚不倦,一篇一咏无馀晷。

有材无用古所叹,知命不忧方可喜。

神完貌固得所养,从来轩冕如糠秕。

嗟余跋疐亦可鄙,老向江南治蓬藟。

隐身齐山绝人迹,独与白云同作止。

白云无心归故山,故山自与野翁闲。

聊上南冈一引领,落日已在桑榆间。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