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言次韵和次道十一月朔早朝》
《七言次韵和次道十一月朔早朝》全文
宋 / 沈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紫宸陛戟百重深,拜朔官仪列弁簪。

旭日未全开宿霭,清风先已敛群阴。

迩臣自识宵衣志,下士徒怀夙退心。

虞氏致平犹有戒,愿闻歌载诵馀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早朝的庄严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紫宸陛戟百重深”,以“紫宸”点出朝廷之尊贵,“陛戟百重深”则形象地描绘了皇宫的深邃与庄严,暗示着权力的至高无上。

接着,“拜朔官仪列弁簪”一句,通过“拜朔”这一特定仪式,展现了官员们在朔日(每月初一)向皇帝行礼的庄重场面,而“官仪列弁簪”则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规范性和等级的森严。

“旭日未全开宿霭,清风先已敛群阴”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衬托早朝的氛围。旭日初升,但晨雾尚未完全散去,清风拂过,驱散了阴霾,象征着光明即将驱逐黑暗,新一天的开始充满了希望与清新。

“迩臣自识宵衣志,下士徒怀夙退心”表达了诗人对君主勤政的敬佩以及对自己未能及时退隐的遗憾。其中,“迩臣”指的是近臣或亲近的官员,他们深知君主为了国家日夜操劳;而“下士”则是指诗人自己,他虽有退隐之心,却未能如愿。

最后,“虞氏致平犹有戒,愿闻歌载诵馀音”引用了古代贤君虞舜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和对君主的忠谏之意。虞舜在位时天下大治,但诗人认为即使是盛世也需警醒,希望君主能听闻并铭记这宝贵的教诲。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早朝的宏大场景,更蕴含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和对君主的忠诚与期望。

作者介绍

沈遘
朝代:宋

(1028—1067)杭州钱塘人,字文通。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历江宁府通判、知制诰、知杭州。明于吏治,令行禁止。召知开封府,迁龙图阁直学士,拜翰林学士、判流内铨。母亡既葬,庐墓下,服丧未竟而卒。有《西溪集》。
猜你喜欢

登州中新阁诗

跨虚凌倒景,连云讵少阳。

璇极龙鳞上,雕甍鹏翅张。

千寻文杏照,十里木兰香。

开窗对高掌,平坐望河梁。

歌响闻长乐,钟声彻建章。

赋用王延寿,书须韦仲将。

龙来随画壁,风起逐吹簧。

石作芙蓉影,池如明镜光。

花梁反披叶,莲井倒垂房。

徒然思燕贺,无以预鹍翔。

(0)

送卫王南征诗

望水初横阵,移营寇未降。

风尘马足起,先暗广陵江。

(0)

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商调曲四首·其八

君以宫唱。宽大而谟明。臣以商应。闻义则可行。

有熊为政。访道于容成。殷汤受命。委任于阿衡。

忠其敬事。有罪不逃刑。诵其箴谏。言之无隐情。

有刚有断。四方可以宁。既颂既雅。天下乃升平。

专精一致。金石为之开。动其两心。妻子恩情乖。

苟利社稷。无有不尽怀。昊天降佑。元首唯康哉。

(0)

上益州上柱国赵王诗二首·其二

寂寞岁阴穷,苍茫云貌同。

鹤毛飘乱雪,车毂转飞蓬。

雁归知向暖,鸟巢解背风。

寒沙两岸白,猎火一山红。

愿想悬鹑弊,时嗟陋巷空。

(0)

梁明堂登歌五首·其二歌赤帝辞

炎光在离,火为威德。执礼昭训,持衡受则。

靡草既凋,温风以至。嘉荐惟旅,时羞孔备。

齐缇在堂,笙镛在下。匪惟七百,无绝终始。

(0)

梁北郊登歌二首·其一

方坛既塪,地只已出。盛典弗愆,群望咸秩。

乃升乃献,敬成礼卒。灵降无兆,神飨载谧。

允矣嘉祚,其升如日。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