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笔干霄,记天上、琼楼绮殿。
十载事、茫茫身世,惊风漂电。
叔子不如铜雀伎,眼睛顿作琉璃变。
只三钱、买个吕洞宾,神仙贱。谈游览,情无倦。
论修纂,名还擅。下方休笑我,秃毫枯砚。
南阮风流今不乏,山楼天与开荒宴。
正一时、竿上晒秋裈,人看遍。
彩笔干霄,记天上、琼楼绮殿。
十载事、茫茫身世,惊风漂电。
叔子不如铜雀伎,眼睛顿作琉璃变。
只三钱、买个吕洞宾,神仙贱。谈游览,情无倦。
论修纂,名还擅。下方休笑我,秃毫枯砚。
南阮风流今不乏,山楼天与开荒宴。
正一时、竿上晒秋裈,人看遍。
这首《满江红·自嘲》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以诙谐自嘲的口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和文人生活状态的独特见解。
“彩笔干霄,记天上、琼楼绮殿。”开篇即以夸张之笔描绘出诗人想象中的仙境景象,彩笔凌空,仿佛能触及云霄,琼楼玉殿,金碧辉煌,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十载事、茫茫身世,惊风漂电。”接着诗人回顾自己十年来的经历,感叹人生如梦,世事无常,如同被狂风暴雨席卷,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幻莫测。
“叔子不如铜雀伎,眼睛顿作琉璃变。”这里借用了曹操的典故,将自己比作曹操,但又自嘲不如曹操身边的美女们,眼睛瞬间变得如同琉璃般清澈透明,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和命运的反思。
“只三钱、买个吕洞宾,神仙贱。”通过购买仙人吕洞宾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在世俗眼中的价值被低估,甚至贬低为“神仙贱”,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评价的不满和自我调侃。
“谈游览,情无倦。论修纂,名还擅。”诗人自述虽然谈论游历和编纂书籍,却始终充满热情,名声也颇为显赫,这既是对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文人雅趣的追求。
“下方休笑我,秃毫枯砚。”诗人以幽默的口吻告诫那些嘲笑他的人,不要轻视他的笔墨,即使笔头秃了,砚台干涸,依然能写出不朽的篇章。
“南阮风流今不乏,山楼天与开荒宴。”这里引用了南朝宋时阮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风流倜傥的态度,山楼之上,与天同乐,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豁达与乐观。
“正一时、竿上晒秋裈,人看遍。”最后,诗人以晒秋裤的日常小事,形象地描绘出自己的生活状态,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明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找到乐趣和满足。
整首词以自嘲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艺术和社会的深刻洞察,语言幽默风趣,情感真挚,读来令人会心一笑,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举目看来皆画屏,只因栏槛接苍冥。
江湖二水一般白,吴越两山相对青。
云北云南何处没,潮生潮落几时停。
西偏不被斜阳碍,直见家山与洞庭。
梦觉闻鸡报。问岘边、晋家城郭,旧邦新造。
谁遣平明旌旆入,人说当年草草。
犹幸把、腥埃俱扫。
对越老苍方寸在,任酋渠、远度龙堆道。
还又过,一春了。少年意气轻三表。
到如今、名惭小范,功卑前召。
赖有把茅归去是,乘此抽身须早。
何苦受、天来烦恼。
报国丹忠虽未泯,奈长卿已病文渊老。
聊把酒,仰天笑。
黄旗吉语飞来,胡儿已落将军手。
吾皇神武,一新城郭,断谟天授。
铁骑才临,雕戈竞逐,击蛇先首。
快风驱雨洗,江空谷静,淮淝上、似之否。
此事老臣何有。想捷传、延英方昼。
玉颜应笑,金瓯堪保,贺声交口。
吾责免夫,吾归可矣,萧然一叟。
把功名,分付诸公,聊自尝酒盈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