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看来皆画屏,只因栏槛接苍冥。
江湖二水一般白,吴越两山相对青。
云北云南何处没,潮生潮落几时停。
西偏不被斜阳碍,直见家山与洞庭。
举目看来皆画屏,只因栏槛接苍冥。
江湖二水一般白,吴越两山相对青。
云北云南何处没,潮生潮落几时停。
西偏不被斜阳碍,直见家山与洞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高远的意境。首句“举目看来皆画屏”以宏伟的视角展示了西湖江畔的美丽景色,这里的“画屏”既指自然风光如同绘画,又暗示了观楼所在的位置,可望尽收眼前之景。
接下来的“只因栏槛接苍冥”则透露出作者站在高处,通过栏杆眺望远方,那种连绵不绝的深邃感,使人仿佛触手可及。这两句交织出一个既辽阔又神秘的空间,让读者感到一种超然物外之境界。
“江湖二水一般白,吴越两山相对青”具体描绘了江湖的清澈和周遭山峦的苍翠,通过对比色彩,强化了画面中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这里的“二水”、“两山”,则是对景物的一种抽象概括,更添了一份意境之美。
“云北云南何处没,潮生潮落几时停”展现了作者对于时间流转与自然变化的深刻体悟。通过问句的形式,使得读者也跟随诗人一起去感受那不断变幻的自然景象,以及时间的无常。
最后,“西偏不被斜阳碍,直见家山与洞庭”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观楼所处位置之佳。斜阳不曾阻挡,从而使得远方的家乡山川和洞庭湖一览无余。这不仅是在说景,更是在表达诗人对故土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江畔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作者对于自然、时间与空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个意境辽阔、情感丰富的艺术世界。
木樨晚花香有无,鬓丝禅榻清秋徂。
残月在门僧在竹,竹里琴声出茅屋。
须臾众山喧鸟哢,雾洗千峰削寒玉。
磐陀日出天地红,海水飞挂扶桑东。
阴潭影倒龙蛇壁,古殿棱戛琅珰风。
上山下山白云中,手挹沆瀣超鸿濛,他年有客来访我,赤城瀑布天台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