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新郎·其三自和酬书院诸丈》
《贺新郎·其三自和酬书院诸丈》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梦觉闻鸡报。问岘边、晋家城郭,旧邦新造。

谁遣平明旌旆入,人说当年草草。

犹幸把、腥埃俱扫。

对越老苍方寸在,任酋渠、远度龙堆道。

还又过,一春了。少年意气轻三表。

到如今、名惭小范,功卑前召。

赖有把茅归去是,乘此抽身须早。

何苦受、天来烦恼。

报国丹忠虽未泯,奈长卿已病文渊老。

聊把酒,仰天笑。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贺新郎·其三》。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怀旧之情和个人抱负未酬之叹的诗作。

开篇“梦觉闻鸡报”直接将读者带入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梦境唤醒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留恋。接下来的“问岘边、晋家城郭,旧邦新造”则是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城池更替的感慨,表达了他对过去记忆的珍视。

中间部分“谁遣平明旌旆入,人说当年草草”一句,通过疑问的形式,抒发了对过往光辉岁月的怀念和不舍。紧接着,“犹幸把、腥埃俱扫”则表达出诗人对于历史尘埃的清扫与超越之意。

“对越老苍方寸在,任酋渠、远度龙堆道”一句,通过对远古先贤的仰望和追思,表明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自我定位。随后,“还又过,一春了”则是时间流逝的无情与个人生命历程的感慨。

“少年意气轻三表”一句,通过回忆青春时期的豪迈志向,反衬出现在的沉默与收敛。“到如今、名惭小范,功卑前召”则是诗人对自己未能完全实现昔日抱负的自责。

结尾部分“赖有把茅归去是,乘此抽身须早”表达了诗人的释然与超脱之情,而“何苦受、天来烦恼”则是对世事纷争的一种超脱态度。最后,“报国丹忠虽未泯,奈长卿已病文渊老”一句,通过对“丹忠”的追怀和自我年华已逝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于国家与个人理想未能完全实现的遗憾。

全诗围绕着诗人的个体情感和历史记忆展开,以深沉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怀旧与自我超越的画卷。通过对过往与现实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代变迁、个人抱负与历史责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赠隐叟

比比人称马少游,此生乡里信沈浮。

东平格语善最乐,□老家风贫不忧。

白战雪中诗敌手,黑甜梦外酒扶头。

子孙富贵曾无望,只嘱吾书仔细收。

(0)

林堂杂咏

再拜逢迎觉不便,迟迟筋力且衰年。

林堂看雨开春酌,午枕便风夺夜眠。

收蜜买茶供岁计,晒书烘画合閒缘。

交游往往通朝报,荣辱升沈一惘然。

(0)

雨夜自遣

需霁寥寥坐夜长,呼童转烛更添香。

澄怀有物嫌诗在,聋耳无闻并雨忘。

头上青天终自出,人间白屋暂相当。

明朝补漏吾还得,手把黄茅作向阳。

(0)

题画四景·其四

向时载酒江东去,今日山阴载雪回。

一片閒情谁解得,晚风溪上破疏梅。

(0)

题画四首·其三傅说筑岩

傅岩山下作胥靡,板筑躬操世未知。

忽肖画图天上梦,看施霖雨济疮痍。

(0)

村居图

鸟外斜阳一水明,村居深掩数峰青。

落花寂寂春归尽,载酒无人到草亭。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