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母》
《忆母》全文
清 / 缪重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萱阁暌违又一年,此中遥系正无边。

惊魂渐定身应健,远思频添梦亦牵。

子不如人悭蔗境,妇难尽力慨桑田。

寒衣未授寒风起,佑我慈云祝向天。

(0)
鉴赏

这首诗《忆母》是清代诗人缪重熙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联“萱阁暌违又一年,此中遥系正无边。”开篇即点明了与母亲分离之久,以及思念之情的深沉无尽。萱阁,古代指母亲居住的地方,此处借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睽违,指分别已久。此中遥系,意味着思念之情跨越时空,无边无际。

颔联“惊魂渐定身应健,远思频添梦亦牵。”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的惊惧逐渐平复,身体或许也已恢复健康,但对母亲的思念却并未减退,反而在梦中更加牵动心弦。惊魂,形容内心的不安或恐惧;远思,指远方的思念;梦亦牵,说明梦境中也充满了对母亲的思念。

颈联“子不如人悭蔗境,妇难尽力慨桑田。”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作为儿子(或女婿)未能完全理解或满足母亲的心愿,感到愧疚和遗憾。悭蔗境,意为未能给予母亲理想的环境或生活;慨桑田,感慨于无法为母亲尽力改变生活的现状。

尾联“寒衣未授寒风起,佑我慈云祝向天。”最后,诗人以寒衣未授、寒风起的景象,象征着对母亲的思念和关怀。同时,祈求慈祥的云彩能传达自己的祝福,寄寓了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和无尽思念。寒衣,指冬天穿的衣物,常用来比喻对亲人的关心和思念;慈云,比喻母亲的慈爱如同云一般覆盖万物,庇护子女。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的流露,深刻地展现了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和敬爱之情。

作者介绍

缪重熙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端午行

仙门诸水会,流下瓦窑沟。

中有吊湘客,西城南北楼。

旗翻稻花风,棹涩梅子雨。

夜逻无骚音,绛纱蒙首去。

(0)

种梅·其一

呼僮耕云种瑶树,斗挂青冥下风露。

隔林野鹤不知寒,为我飞来复飞去。

(0)

题倪文昌玉湖书院

齐斋老子今安在,一去人间馀廿载。

白衣苍狗几千回,惟有溪山长不改。

吴兴胜概誇玉湖,鹅溪一幅玄晖图。

天光上下渺无极,寒玉倒浸清冰壶。

晴波万顷莹如洗,一卷石向波心起。

先生具眼此结庐,收拾溪山入诗里。

渔人艇子时往还,笭箵掷下前溪湾。

一声欸乃水天碧,回头却羡沙鸟闲。

楼高望极情思远,前揖衡山后苍弁。

陌头杨柳几春风,当年曾识齐斋面。

我今怀古心悠悠,古人不见今人愁。

夕阳收尽暝烟浮,扁舟载月归来休。

(0)

梅花三首·其二

溪心印影月朦胧,树剥霜皮一半空。

只见开时冰雪冻,不知花里有春风。

(0)

春日即事

清斋饭罢一瓯茶,静听山蜂报早衙。

日色弄阴云去住,楮窗香润落藤花。

(0)

次郑丈韵又一小诗代简·其一

篱间残菊旧令尹,霜后古柏严诸侯。

梅花若不报春信,谁表东风第一流。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