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郑丈韵又一小诗代简·其一》
《次郑丈韵又一小诗代简·其一》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篱间残菊旧令尹,霜后古柏严诸侯。

梅花若不报春信,谁表东风第一流。

(0)
注释
篱间:庭院或田间的篱笆。
残菊:凋零的菊花。
令尹:古代楚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霜后:下霜之后。
古柏:古老的柏树。
诸侯:古代分封的各国君主。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早春的到来。
报春信:预告春天来临的信息。
东风:春风,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第一流:最杰出,最先。
翻译
篱笆边的残菊像是昔日的令尹,霜后的老柏树威严如诸侯。
如果梅花不传递春天的信息,又有谁能代表东风的最先吹拂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属于咏物类。诗中通过描绘残菊、古柏和梅花,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珍惜,以及对于新生事物的期待。

“篱间残菊旧令尹”一句,运用了“菊黄”与“秋霜”的意象,通过残留在围栏边上的菊花,传递出一种对过去岁月的怀念。这里的“令尹”指的是往昔时光。

“霜后古柏严诸侯”这句,则以古老的柏树比喻坚贞不屈的人格或事物。霜后,意指经历了严寒考验;“严诸侯”,形容其庄严肃穆,如同对待君主一样。

第三句“梅花若不报春信”表达了如果连梅花都不传递春天的消息,那么谁又能证明东风是最先带来春意的呢?这里的“梅花”象征着早春的信息者,而“春信”则是春天到来的讯息。

最后一句“谁表东风第一流”,反问如果没有这些自然界中的物候,谁能证明东风是最先带来春意的呢?这里的“东风”指的是春风,“第一流”意味着首先传递春天信息的象征。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中事物的细腻观察,还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与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蓦山溪·其七和人冬至韵

西江东去,总是伤时泪。

北陆日初长,对芳尊、多悲少喜。

美人去后,花落几春风,杯漫洗。人难醉。

愁见飞灰细。梅边雪外。风味犹相似。

迤逦暖乾坤,仗君主、雄风英气。

吾曹老矣,端是有心人、追剑履。辞黄绮。

珍重萧生意。

(0)

诉衷情令·其三

青旗彩胜又迎春。暖律应祥云。

金盘内家生菜,宫院遍承恩。时节好,管弦新。

度升平。惠风迟日,柳眼梅心,任醉芳尊。

(0)

晚眺

鸟飞欲尽暮烟横,一笛西风万里晴。

山外有山青不见,微云映出却分明。

(0)

见野祭者

饧粥初香未赐烟,百金难买过湖船。

南屏山下何年骨,犹向人间觅纸钱。

(0)

江纂墓碑

家有古冢碑,近自田家获。

藏之五六年,未甚见省录。

古苔侵文理,封结殆莫识。

偶然嗟其穷,一一为磨剔。

始若漫无文,细寻适可读。

文云晋江纂,长夜垂兹刻。

贞石殊不用,块然但埏埴。

合葬无别铭,背面书反覆。

一字不涉华,本枝记明白。

二父遂兼书,于逌乃宗嫡。

考诸晋史篇,真是小出入。

字画亦崄劲,然不类镌斲。

汉魏尚丰碑,兹独何褊迫。

岂时丁丧乱,不暇如品式。

于时义熙季,处次实庚戌。

五胡剖中原,典午窜南极。

苟简理宜尔,宁诒不孝责。

审订既昭然,疑去喜自适。

历年七百馀,瞥尔驹过隙。

名节苟不传,埃化先瓦石。

寘兹当眼前,用代铭几席。

(0)

赠杜子真

轩然意气决浮云,见子真堪辟楚氛。

未许坐驰能万里,故应守约对三军。

磨砻心事须经历,斟酌人情有见闻。

且办工夫成郢质,可无老手为挥斤。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