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元夜效小庾体》
《上元夜效小庾体》全文
唐 / 韩仲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他乡月夜人,相伴看灯轮。

光随九华出,影共百枝新。

歌钟盛北里,车马沸南邻。今宵何处好?

惟有洛城春。

(0)
注释
他乡:异乡。
月夜:夜晚的月亮。
人:人。
相伴:一起。
看:欣赏。
灯轮:明亮的灯笼。
光:月光。
九华:九华山,这里比喻月光的明亮。
出:出现。
影:影子。
百枝:众多的灯火。
新:新颖,独特。
歌钟:歌声和钟声。
盛:盛大。
北里:指城市中的繁华区域。
车马:车辆和马匹。
沸:喧闹。
今宵:今晚。
何处好:哪里最好。
惟有:只有。
洛城:洛阳。
春:春天。
翻译
在异乡的夜晚,与人共赏明月和灯火。
月光如九华山的光芒般洒落,影子与众多灯火交织新意。
北里的歌声钟声热闹非凡,南边的车马声喧嚣不断。
今夜何处最宜人?唯有洛阳的春天最为醉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的上元节(即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通常在农历新年后第十五天)的夜晚场景。诗人韩仲宣以小庾体的风格,细腻地表达了对洛阳城春夜美好的向往。

首句“他乡月夜人,相伴看灯轮。”展现了远离家乡的人们在异乡相聚,共同观赏元宵节特有的灯会。"他乡"二字传递出一种淡淡的离愁,但这种情感很快被“相伴”两个字所带来的温馨氛围所抵消。

接下来的“光随九华出,影共百枝新。”则描绘了灯光与自然景物的和谐共存。"九华"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别的花卉,而"百枝"则泛指各种树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光影的动态,展示了节日夜晚的生机勃勃。

第三句“歌钟盛北里,车马沸南邻。”进一步深化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歌钟”指的是节日中人们的欢声笑语和敲击钟鼓的声音;"车马沸南邻"则描绘了街道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景象。

最后两句“今宵何处好?惟有洛城春。”表达了诗人对洛阳城春夜美好的独特情怀。"今宵"指的是当下的元宵之夜,而"何处好"则是在询问在这繁星点点的夜晚,哪里的景致最为迷人。答案“惟有洛城春”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灯会、自然景物、节日气氛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节日的热爱以及对家乡(洛阳城)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韩仲宣
朝代:唐

韩仲宣,高宗时人。诗四首。
猜你喜欢

忆秦娥.次梅村韵

情脉脉。兰成本是江南客。江南客。

乌啼门外,断肠横笛。秦淮十里杨花白。

濛濛细草春烟湿。春烟湿。板桥人散,月明骚瑟。

(0)

罗敷媚·其一树兰盛开同韬汝花下小饮

疏帘冰簟溪堂静,客到羊求,闲共沙鸥,坐看香兰笑素秋。

鸡虫得失何堪问,倚槛凝眸,碧树烟收,一片斜阳隔水楼。

(0)

小重山·其一游壑庵

苏小堤边东复东,啼莺声不住、百花中。

断桥无路倩云通,人过处,又被碧云封。

鸥鹭莫回踪。胡床清兴剧、与君同。

接䍦颠倒玉瓶空。人醉也,卧占翠芙蓉。

(0)

秋波媚·其三秋夜

阁外啼乌月晓天,人上鸭头船。

几番回顾,一声珍重,杨柳门前。

绣床安在东风里,离别自年年。

今春何事,嵌将心事,陡地情牵。

(0)

好事近·其二闺情和正持松涛词韵

金斗爇沉香,难熨离肠愁结。

强向人前欢喜,恨眉痕暗泄。

今年心事更重重,较与去年别。

昨夜空床孤影,睡蟾光清彻。

(0)

菩萨蛮·其二和悔庵

江都不似开皇好,牛羊横卧雷塘草。

伍员但吹箫,霜痕断板桥。

田家无幸舍,踟躇秋捧下。

服食学淮南,水精何用盐。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