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僵,狮蹲象偃,人立而偻。
铁干盘拿,铜根倔强,势欲排天去。
老苔秋缚,怒涛夜吼,捲尽苍茫今古。
镇支离、千围古翠,祇容冷云堆絮。
谁眠其下,却惊石丈,横碍松根蟠处。
鸟雀呼风,儿童敲火,碧汇千钟乳。
铜驼头角,石鲸鳞甲,哙等何堪信伍。
看月下、颓然二老,幻成翁妪。
虎踞龙僵,狮蹲象偃,人立而偻。
铁干盘拿,铜根倔强,势欲排天去。
老苔秋缚,怒涛夜吼,捲尽苍茫今古。
镇支离、千围古翠,祇容冷云堆絮。
谁眠其下,却惊石丈,横碍松根蟠处。
鸟雀呼风,儿童敲火,碧汇千钟乳。
铜驼头角,石鲸鳞甲,哙等何堪信伍。
看月下、颓然二老,幻成翁妪。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惠山的松石景观,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静谧之美。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山石、松树、苔藓、涛声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雄浑又幽静的氛围。
“虎踞龙僵,狮蹲象偃”,开篇即以猛兽的姿态形容山石的形态,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感,展现出其威严与力量。“铁干盘拿,铜根倔强”,进一步描绘了松树坚韧不拔的生长状态,仿佛是自然界中的勇士,与周围环境抗争,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老苔秋缚,怒涛夜吼”,通过老苔与怒涛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力量的震撼,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悲凉与壮美。
“镇支离、千围古翠,祇容冷云堆絮”,描绘了一幅古木参天、翠绿环绕的画面,冷云的点缀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谁眠其下,却惊石丈,横碍松根蟠处”,通过想象有人在石下休息的情景,反衬出石之巨大与松之盘根错节,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想象力。
“鸟雀呼风,儿童敲火,碧汇千钟乳”,通过鸟雀的鸣叫、儿童的活动以及钟乳石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铜驼头角,石鲸鳞甲,哙等何堪信伍”,将山石比作古代的铜驼和石鲸,形象地展示了其形态的奇特与壮观,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自然的永恒。
最后,“看月下、颓然二老,幻成翁妪”,以月下的景象结束全词,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想象相结合,创造出一种超脱现实、充满诗意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惠山松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静谧,也蕴含了对生命、历史和时间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