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郎渡头浪拍拍,小孤江心势仡仡。
龙口吞天骑二妃,飙轮电驰喧河伯。
洪涛怒溅彩霞湿,洄流倒捲琉璃碧。
妆台落影夹长镜,鸬鹚拖鱼上岩石。
腥风忽起呜呜声,一片江云如泻墨。
欲泊扁舟不可前,庵僧引缆度危级。
青林迂径曲朱阑,魂绕断崖疑兜率。
肃然敛虑万情忘,怪杀征帆名利客。
彭郎渡头浪拍拍,小孤江心势仡仡。
龙口吞天骑二妃,飙轮电驰喧河伯。
洪涛怒溅彩霞湿,洄流倒捲琉璃碧。
妆台落影夹长镜,鸬鹚拖鱼上岩石。
腥风忽起呜呜声,一片江云如泻墨。
欲泊扁舟不可前,庵僧引缆度危级。
青林迂径曲朱阑,魂绕断崖疑兜率。
肃然敛虑万情忘,怪杀征帆名利客。
这首诗描绘了小孤山的壮丽景色与诗人游览时的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描写,如“彭郎渡头浪拍拍”、“小孤江心势仡仡”,生动展现了江水的动态美和小孤山的雄伟气势。接着,“龙口吞天骑二妃,飙轮电驰喧河伯”一句,以神话般的想象,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洪涛怒溅彩霞湿,洄流倒捲琉璃碧”描绘了江面波涛汹涌,与天空中的彩霞相映成趣的壮观景象。而“妆台落影夹长镜,鸬鹚拖鱼上岩石”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边的静谧与生机,仿佛一幅动人的画卷。
“腥风忽起呜呜声,一片江云如泻墨”则捕捉了瞬间的自然变化,风声与乌云的描绘,为画面增添了动态感和戏剧性。最后,“欲泊扁舟不可前,庵僧引缆度危级”表现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犹豫与探索精神,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不仅展现了小孤山的自然风光,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绰约群芳里,阳和意,偏向一枝浓。
南国骤惊,动人奇艳,未饶西洛,百本千丛。
斩新弄,晓来无比格,半坼断肠红。
三月洞天,又还疑是,赋情楚客,窥见墙东。
朱栏干、遍倚生愁,怕无计、奈雨禁风。
别有瑞烟幕幕,时与遮笼。
便纵使当日,文忠品第,赵昌模写,难更形容。
应念故园桃李,羞怨春工。
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
古木连空,乱山无数,行尽暮沙衰草。
星斗横幽馆,夜无眠、灯花空老。
雾浓香鸭,冰凝泪烛,霜天难晓。
长记晓妆才了,一杯未尽,离怀多少。
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
料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
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
渐东风暖,陇梅残,霁云碧。
嫩草柔条,又回江城春色。
乍促银签,便篆香纹蜡有余迹。
愁梦相兼,尽日高无力。
这些离恨,依然是、酒醒又如织。
料伊怀情,也应向人端的。
何故近日,全然无消息。
问伊看,伊教人到此,如何休得。
卖酒炉边,寻芳原上,乱花飞絮悠悠。
已蝶稀莺散,便拟把长绳、系日无由。
谩道草忘忧。
也徒将,酒解闲愁。
正江南春尽,行人千里,苹满汀洲。
有翠红径里,盈盈似簇,芳茵禊饮,时笑时讴。
当暖风迟景,任相将永日,烂熳狂游。
谁信盛狂中,有离情、忽到心头。
向尊前拟问,双燕来时,曾过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