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宰致江西诗双井茶》
《黄宰致江西诗双井茶》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黄侯授我以江西诗禅之宗派,瀹我以双井老仙之雪香。

砖炉春著兔毫玉,石鼎月翻鱼眼汤。

夜窗搜搅十年读,候虫鸣秋声殷墙。

乃翁诗家第一祖,不用棒喝行诸方。

掀翻杜陵自作古,夜半衣钵谁升堂。

单传横出二十六,未许歙梅洪雁行。

雅闻滕阁藏墨本,欲往从之山阻长。

牙签大册忽在眼,荒苔茅屋森珩璜。

东湖柳色入眉宇,君其几代之诸郎。

不离文字话祖意,传灯肯与留山房。

宁知三生受昏闇,纵有此灯无此光。

宜州戍楼山月苦,茫茫参到无何乡。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ngzǎizhìjiāng西shīshuāngjǐngchá
sòng / fāngyuè

huánghóushòujiāng西shīchánzhīzōngpàiyuèshuāngjǐnglǎoxiānzhīxuěxiāng

zhuānchūnzheháoshídǐngyuèfānyǎntāng

chuāngsōujiǎoshíniánhòuchóngmíngqiūshēngyīnqiáng

nǎiwēngshījiāyòngbàngxíngzhūfāng

xiānfānlíngzuòbànshuíshēngtáng

dānchuánhéngchūèrshíliùwèiméihóngyànxíng

wénténgcángběnwǎngcóngzhīshāncháng

qiānzàiyǎnhuāngtáimáosēnhénghuángguāng

zhōushùlóushānyuèmángmángcāndàoxiāng

鉴赏

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和禅宗的深厚造诣,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开篇即提到“黄侯授我以江西诗禅之宗派”,可见诗人在文学上受到了江西诗派的影响,并将其与禅宗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接着,“瀹我以双井老仙之雪香”一句,则是对茶的赞美之词。这里的“双井茶”指的是宋代时期江西地区出产的一种著名茶叶,诗人将其比作“雪香”,不仅形容了茶的清纯,而且也暗示了茶与禅宗之间的关系,即追求一种精神上的净化和宁静。

“砖炉春著兔毫玉,石鼎月翻鱼眼汤”两句,则是对煮茶过程的生动描写。诗人通过对炉灶、锅具等器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个安静而又充满仪式感的煮茶场景。

“夜窗搜搅十年读,候虫鸣秋声殷墙”两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对文学和禅宗的研习,以及对于自然界中秋虫鸣叫的声音有着深刻的感受。这里的“候虫”指的是等待秋天的来临,而“殷墙”则是指古老的城墙,暗示了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

“乃翁诗家第一祖,不用棒喝行诸方”一句,可能是在赞扬某位诗人或禅师的高超造诣,他们在艺术上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却并不需要使用激烈的手段去影响他人,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和作品来传播自己的思想。

“掀翻杜陵自作古,夜半衣钵谁升堂”两句,则是对诗人自身的文学成就和生活状态的描写。这里的“杜陵”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而“夜半衣钵谁升堂”则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夜晚场景,诗人在深夜里仍旧在思考文学创作的问题。

“单传横出二十六,未许歙梅洪雁行”两句,可能是在提到某种文学或禅宗的传承,其中“单传横出二十六”可能是指某种特殊的知识或技能的传授,而“未许歙梅洪雁行”则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于文学作品的期待或者是对未来某些事情的预言。

“雅闻滕阁藏墨本,欲往从之山阻长”两句,则是在描述诗人对于书籍和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于探求知识的一种迫切感。这里的“雅闻滕阁藏墨本”可能是指诗人听说某个地方保存着珍贵的书籍,而“欲往从之山阻长”则是在表达一种想要前往那里去寻找和学习这些知识的愿望。

“牙签大册忽在眼,荒苔茅屋森珩璜”两句,是对诗人所处环境的一种描写。这里的“牙签大册忽在眼”可能是在描述某种书籍或者文档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场景,而“荒苔茅屋森珩璜”则是对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种偏远而又自然的生活状态。

“东湖柳色入眉宇,君其几代之诸郎”两句,则是在描述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感受,以及对于历史和文化的一种思考。这里的“东湖柳色入眉宇”可能是指诗人在东湖看到了一片美丽的柳树,而“君其几代之诸郎”则是在问及这种美景是否已经历经了多个世代,成为一种历史的沉淀。

“不离文字话祖意,传灯肯与留山房”两句,是对诗人对于文学和禅宗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知识传承的一种态度。这里的“不离文字话祖意”是在表达诗人始终不离开文字来探讨先辈的思想,而“传灯肯与留山房”则可能是在描述一种精神上的传承和延续。

“宁知三生受昏闇,纵有此灯无此光”两句,则是对生命和时间的一种深刻反思。这里的“宁知三生受昏闇”可能是在表达对于生命中的不明之处的接受,而“纵有此灯无此光”则是在说即使有引导知识的灯塔,也未必能照亮所有的黑暗。

最后,“宜州戍楼山月苦,茫茫参到无何乡”两句,是对诗人所处环境和内心状态的一种描写。这里的“宜州戍楼山月苦”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在边远地区守卫的艰苦生活,而“茫茫参到无何乡”则是在表达一种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禅宗修养,而且还展现了其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俞东村示教雨窗感兴佳作连篇累牍寓意深远譬如雍门之琴能使听者堕泪讽咏之馀勉强追和不翅鸣瓦釜而配黄钟也·其二

老怀多感不能禁,当得春来日日阴。

酒为破除聊纵饮,诗因牵帅强搜寻。

屋茅直透三重湿,溪水平添数尺深。

白发懒梳巾懒戴,寻花问柳更何心。

(0)

题杨竹西不碍云山楼

斯楼不与云山碍,十二阑干在半天。

云自往来飞鸟上,山尤隔越去帆前。

歌儿莫放高声起,画史惟将远意传。

日日登临留客醉,四时风月浩无边。

(0)

送石达卿赴淮南之辟

当代搜罗急俊英,岂容徒老鹿门耕。

淮南幕府多招隐,水北山人最得名。

参术正须归狄笼,盐梅甫用入商羹。

只应湖上秋风起,犹为鲈鱼惜此行。

(0)

次韵樊文渊郎中四首·其四

东家哭未已,西家复悲啼。

出门问何故,役夫行别妻。

少壮既从役,谁当荷锄犁。

归来掩空室,念此常栖栖。

(0)

薄交行

古人结交能结心,云天争高海同深。

许身慷慨死知己,一诺不翅千黄金。

近来此辈交难托,昨日寻盟今背约。

动于利害计秋毫,未及春风已霜落。

薄交薄交奚足嗔,莫望今人似古人。

(0)

顾玉山金粟冢秋宴集

艰时阻良觏,故人成远别。

始登金粟冢,仰见端正月。

旧游独徘徊,桂枝重攀折。

玉杯承夕露,翠竹落苍雪。

宾筵列才彦,末至惭独劣。

赋诗讵云工,庶以慰契阔。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