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樊文渊郎中四首·其四》
《次韵樊文渊郎中四首·其四》全文
明 / 董纪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东家哭未已,西家复悲啼。

出门问何故,役夫行别妻。

少壮既从役,谁当荷锄犁。

归来掩空室,念此常栖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或劳役带给家庭的分离之苦,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通过“东家”、“西家”的连环对比,以及对“役夫”离家、家庭成员面对空室的孤独与忧虑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战乱或徭役背景下普通家庭的悲惨命运。

首句“东家哭未已,西家复悲啼”,以“未已”和“复”两个词,强调了这种悲痛情绪的连续性和普遍性,无论是东家还是西家,都在为失去亲人而哭泣。接着,“出门问何故”,通过一个家庭成员的询问,揭示了“役夫行别妻”的事实,即男性劳动力因服役不得不离开家庭,留下妻子独自承担家庭重担。

“少壮既从役,谁当荷锄犁”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服役者及其家庭的同情。在年轻力壮的男子离开后,家中无人耕作,生活将更加艰难。这里不仅体现了劳动分工的缺失,也暗示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

“归来掩空室,念此常栖栖”则描绘了服役者归来时,家中可能已经变得空荡荡的场景,以及他们内心对家庭现状的担忧和不安。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整个社会动荡状态的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战争或徭役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痛苦和不安,体现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生活境遇的关注和同情。

作者介绍

董纪
朝代:明   号:一槎   籍贯:上海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猜你喜欢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0)

还陕述怀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0)

独秀峰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0)

苏州柳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0)

竞渡诗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0)

宿郑州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

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