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忘机一布裘,似君宜向古人求。
秋风几度惊双鬓,夜梦无应到五侯。
多暇兴来犹散帙,老年身倦少登楼。
蔡家尚有文姬在,对酒当歌且莫愁。
万事忘机一布裘,似君宜向古人求。
秋风几度惊双鬓,夜梦无应到五侯。
多暇兴来犹散帙,老年身倦少登楼。
蔡家尚有文姬在,对酒当歌且莫愁。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赠陈逸民》表达了对友人陈逸民的赞赏与鼓励。首句“万事忘机一布裘”描绘了陈逸民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如同穿着一件简单的布衣,不为世俗所累。次句“似君宜向古人求”进一步肯定他的品格,认为他应该向古代贤人学习,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
“秋风几度惊双鬓”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友人的年华易逝,但即使如此,“夜梦无应到五侯”表明他并未沉溺于权贵之梦,保持着清高的人格。接下来的“多暇兴来犹散帙”赞扬他在闲暇时仍能沉浸在书卷中,保持学习的热情。
“老年身倦少登楼”则流露出对晚年生活的感慨,虽然身体疲倦,但仍少有登高望远之举,体现了他的淡泊和宁静。最后,诗人以蔡琰(文姬)为例,鼓励陈逸民在面对生活时要像她一样乐观豁达,对酒当歌,不必过于忧虑。
整首诗通过赞美陈逸民的品格和生活方式,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尝稽真仙道,清寂祛众烦。
秦皇及汉武,焉得游其藩。
情扰万机屑,位骄四海尊。
既欲先宇宙,仍规后乾坤。
崇高与久远,物莫能两存。
矧乃恣所欲,荒淫伐灵根。
金膏恃延期,玉色复动魂。
征战穷外域,杀伤被中原。
天鉴谅难诬,神理不可谖。
安期返蓬莱,王母还昆崙。
异术终莫告,悲哉竟何言。
铜官之山溪水南,周处庙前多夕岚。
看捲云帆歌白苧,劝尝春酒破黄柑。
长林独往谁能觅,幽事相关性所耽。
若欲避喧那畏虎,尚从地主结松龛。
高房占境幽,讲退即冥搜。
欠鹤同支遁,多诗似惠休。
瓶澄孤井浪,案白小窗秋。
莫道归山字,朝贤日献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