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壳含潮带靥香。双螯嚼雪迸脐黄。
芦花洲渚夜来霜。
短棹秋江清到底,长头春瓮醉为乡。
风流不枉与诗尝。
半壳含潮带靥香。双螯嚼雪迸脐黄。
芦花洲渚夜来霜。
短棹秋江清到底,长头春瓮醉为乡。
风流不枉与诗尝。
这首词作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浣溪沙·其一》。方岳字赵阁,以诗词著称于世,其诗词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半壳含潮带靥香”,此句描写的是河蚌吸收潮水后散发出淡淡的香气,通过对比和借代手法,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双螯嚼雪迸脐黄”,这句话则形象地描绘了蟹虾在雪中觅食的情景,其中“脐黄”指的是蟹虾腹部的颜色,通过这种细腻的观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
接下来的“芦花洲渚夜来霜”,则是在写夜晚到来的轻霜覆盖在芦花丛中,从而描绘出一个静谧、清冷的冬景图画,营造出一种淡远幽深的情调。
“短棹秋江清到底,长头春瓮醉为乡”,诗人通过对比短小的船桨(棹)与长长的酒瓶(瓮)的形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流水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底”字用得妙,让人联想到江水清澈见到底,而“醉为乡”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深切情感。
最后,“风流不枉与诗尝”,通过这句诗,方岳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态度,即追求真挚高雅的情感和艺术境界,并非虚浮做作。这也体现出了作者对于文学艺术至上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浣溪沙》以其清新自然、情景交融的笔法,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美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