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飞锡到招提,每试冬泉拟霅溪。
笑我得閒多病后,感君高谊共幽栖。
道情是处甘寥寂,诗思无时不品题。
山色满楼相过近,刺桐花下柳桥西。
一从飞锡到招提,每试冬泉拟霅溪。
笑我得閒多病后,感君高谊共幽栖。
道情是处甘寥寂,诗思无时不品题。
山色满楼相过近,刺桐花下柳桥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首联“一从飞锡到招提,每试冬泉拟霅溪”中,“飞锡”指僧侣行脚,暗示了友人含屿上人的身份;“招提”指寺庙,与“飞锡”呼应,展现了友人在佛门中的生活。“冬泉拟霅溪”则以冬泉比擬霅溪,表现了对友人生活环境的赞美。
颔联“笑我得閒多病后,感君高谊共幽栖”表达了诗人因病后闲暇时光增多而感到欣慰,同时对友人含屿上人高洁的友谊和共同隐居生活的感激之情。这里通过对比“我”的多病与“君”的高谊,突出了友情的可贵。
颈联“道情是处甘寥寂,诗思无时不品题”揭示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追求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无论是身处繁华还是寂静之地,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而这种思考往往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
尾联“山色满楼相过近,刺桐花下柳桥西”以生动的场景描写收束全诗。山色映照在楼前,刺桐花与柳桥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也寓意着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如同这美景一般,历久弥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灵源无点污,常应常清净。
阴阳已罢交,子母同宫庆。
冲虚葆真,一廓圆明辉心镜。
头头照破归寂灭,妙用弘法,海变通无竟。
具真行。
慈悲形道本,惨怛心无争。
普施咸利物,执谦德为权柄。
圆成八百无漏果,顿超云步稳,脱凡归圣。
王行真气集。
通玄牝、谷神应时出入。
绵绵定呼吸。
显平调荣卫,蠕分和辑。
脉方动十。
得火候、熏蒸自给。
荡百骸、九窍关开,上下溯流相袭。
功及三天两地,九六阴通,七八阳立。
降升气揖。
推造化,宝瓶缉。
配刚柔合体,抽添循数,养就神丹一粒。
变阳魂、法界恢弘,跨云步急。
清神夺凤髓,止息收乌血。
六阳飞宇宙,五气通关节。
云雷风电,击向三天降冰雪。
瑶山海峤喷红雾,赫赫如晴,昼性光明彻。
两情结。
禅天齐物变,意写成欢悦。
阳魂全造化,号真功功妙绝。
三千数合无圆缺。
神超归物外,永离生灭。
地水火风。
装成四大,到头衰老成空。
死生蝉脱,凭据妙用修崇。
合天地、推移真造,阴阳运、匹配雌雄。
神胎剖判,氤氲圣体,轻健还童。
养就如如,玄皇消息,匠至虚、法像灵通。
密藏浩气,廓变化,体无穷。
恣?
赫、元初模样,跨鸾鹤、笑傲天宫。
纵横自在,显超凡入圣,千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