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堤边东复东,啼莺声不住、百花中。
断桥无路倩云通,人过处,又被碧云封。
鸥鹭莫回踪。胡床清兴剧、与君同。
接䍦颠倒玉瓶空。人醉也,卧占翠芙蓉。
苏小堤边东复东,啼莺声不住、百花中。
断桥无路倩云通,人过处,又被碧云封。
鸥鹭莫回踪。胡床清兴剧、与君同。
接䍦颠倒玉瓶空。人醉也,卧占翠芙蓉。
这首清代吴绮的《小重山·其一》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历的画面。开篇"苏小堤边东复东",诗人以苏小小的故事为背景,暗示了所处之地的幽雅和历史韵味。"啼莺声不住、百花中",通过生动的鸟鸣和盛开的花朵,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断桥无路倩云通",运用了拟人手法,将云彩赋予了桥梁的灵动,仿佛云朵能为行人指引道路,增添了神秘感。"人过处,又被碧云封",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行人的足迹也被自然之美遮掩。
下片转向了更为闲适的氛围,"鸥鹭莫回踪",诗人邀请鸥鹭不要跟随,表达了对宁静的向往。"胡床清兴剧、与君同",诗人与友人一同坐在胡床上,享受着这份清闲的雅兴。
最后两句"接䍦颠倒玉瓶空,人醉也,卧占翠芙蓉",描绘了饮酒尽欢的场景,玉瓶已空,诗人醉卧在翠绿的芙蓉花旁,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醉态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历壑庵时的景色和心境,展现出诗人与友人共享清雅时光的闲适与惬意。
玉堂清署春风前,焚香看画皆神仙。
画中风物得真意,峰峦隐约披云烟。
大山如龙欲飞去,小山盘盘如虎踞。
奔流一道破山来,散作涛声满江树。
远村微茫三两家,古渡无人横断槎。
近村茆屋荫榆柳,门前沃土饶桑麻。
别有高亭向洲渚,斜日满帘水禽语。
沧波浩浩欲吞天,蜃气昏昏欲成雨。
初疑匡庐山下落星湾,又似洞庭湖上之君山。
琼宫贝阙倚霄汉,无乃蓬莱方丈非人间。
我生惯识山中乐,随意云楼与山阁。
故乡一别今十年,石洞梅花几开落。
临图忽忆旧游踪,便欲沿溪上丘壑。
此身留滞未应归,回首江天云漠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