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极翻如有待,眠多未是无憀。
柳花毬转碧窗绡,不信东风才到。
闭月三三小径,藏莺六六弯桥。
香囊蝉锦懒重挑,乞取春愁閒了。
静极翻如有待,眠多未是无憀。
柳花毬转碧窗绡,不信东风才到。
闭月三三小径,藏莺六六弯桥。
香囊蝉锦懒重挑,乞取春愁閒了。
这首《西江月》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春日景象。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特有的宁静与活力。
“静极翻如有待”,开篇便以“静”字点题,但紧接着的“如有待”却暗示着静中有动,仿佛万物都在期待着什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眠多未是无憀”,进一步揭示了这种静并非真正的无趣或无聊,而是因为沉睡中的生命在等待苏醒,暗示着生命力的旺盛和对未来的期待。
“柳花毬转碧窗绡,不信东风才到”,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柳花比作滚动的球体,形象地描绘了柳絮随风飘舞的情景。同时,“碧窗绡”则暗示了室内环境的雅致,与室外的自然景象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而“不信东风才到”则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惊喜与期待。
“闭月三三小径,藏莺六六弯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小径与弯桥,月光下的小径显得格外幽静,而隐藏在弯桥之中的黄莺,则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三三”、“六六”不仅体现了数字之美,也寓意着春天的繁复与丰富。
“香囊蝉锦懒重挑,乞取春愁閒了”,最后两句以香囊和蝉锦为喻,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即使懒于再次挑起香囊,也愿意让春愁闲散,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西江月》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以及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