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枝,未曾经谢,黄时早如子。霜帘捲处。
较金缕衣痕,多些香味。面面圣檀风外缀。
萼蹙微笼紫。似昨夜、侯门烛灭,铜盘堆蜡泪。
传闻鄢陵战场多,问花何偏傍,荒城废垒。
拈花嗅,形容遍,几番不似。
多分安陵年少客,半醉后、金丸抛叶里。
想天上、故人乡梦,惺惺长记此。
一枝枝,未曾经谢,黄时早如子。霜帘捲处。
较金缕衣痕,多些香味。面面圣檀风外缀。
萼蹙微笼紫。似昨夜、侯门烛灭,铜盘堆蜡泪。
传闻鄢陵战场多,问花何偏傍,荒城废垒。
拈花嗅,形容遍,几番不似。
多分安陵年少客,半醉后、金丸抛叶里。
想天上、故人乡梦,惺惺长记此。
这首词以鄢陵腊梅花为题,描绘了其在霜雪中的美丽与独特香气,以及它所蕴含的历史与情感。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首先,词的开头“一枝枝,未曾经谢,黄时早如子”描绘了腊梅花在严冬中绽放的景象,即使在霜雪覆盖下,依然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坚韧。接下来,“霜帘捲处。较金缕衣痕,多些香味”进一步强调了腊梅花的独特香气,将其与金缕衣的香气进行对比,突出了腊梅花的芳香更为浓郁。
“面面圣檀风外缀。萼蹙微笼紫”则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描绘了腊梅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以及花瓣边缘的紫色点缀,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紧接着,“似昨夜、侯门烛灭,铜盘堆蜡泪”这一句,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腊梅花比作被烛光映照下的铜盘中的蜡泪,形象地表达了其在夜晚的静谧与凄美。
“传闻鄢陵战场多,问花何偏傍,荒城废垒”则将自然景观与历史背景相结合,暗示了腊梅花生长于战场遗址旁的荒凉之地,赋予了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感。接下来,“拈花嗅,形容遍,几番不似”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腊梅花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腊梅花独特魅力的赞叹。
最后,“多分安陵年少客,半醉后、金丸抛叶里”这一句,通过引用典故,进一步丰富了词的意境,暗示了腊梅花与古代文人雅士之间的关联,以及其在文学艺术中的象征意义。而“想天上、故人乡梦,惺惺长记此”则表达了作者对腊梅花美好记忆的珍藏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体现了词作的深邃情感和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对鄢陵腊梅花的生动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融合,以及对历史与时间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