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花犯.又一体.咏鄢陵腊梅花并寄梁曰缉侍御》
《花犯.又一体.咏鄢陵腊梅花并寄梁曰缉侍御》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花犯

一枝枝,未曾经谢,黄时早如子。霜帘捲处。

较金缕衣痕,多些香味。面面圣檀风外缀。

萼蹙微笼紫。似昨夜、侯门烛灭,铜盘堆蜡泪。

传闻鄢陵战场多,问花何偏傍,荒城废垒。

拈花嗅,形容遍,几番不似。

多分安陵年少客,半醉后、金丸抛叶里。

想天上、故人乡梦,惺惺长记此。

(0)
鉴赏

这首词以鄢陵腊梅花为题,描绘了其在霜雪中的美丽与独特香气,以及它所蕴含的历史与情感。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首先,词的开头“一枝枝,未曾经谢,黄时早如子”描绘了腊梅花在严冬中绽放的景象,即使在霜雪覆盖下,依然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坚韧。接下来,“霜帘捲处。较金缕衣痕,多些香味”进一步强调了腊梅花的独特香气,将其与金缕衣的香气进行对比,突出了腊梅花的芳香更为浓郁。

“面面圣檀风外缀。萼蹙微笼紫”则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描绘了腊梅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以及花瓣边缘的紫色点缀,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紧接着,“似昨夜、侯门烛灭,铜盘堆蜡泪”这一句,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腊梅花比作被烛光映照下的铜盘中的蜡泪,形象地表达了其在夜晚的静谧与凄美。

“传闻鄢陵战场多,问花何偏傍,荒城废垒”则将自然景观与历史背景相结合,暗示了腊梅花生长于战场遗址旁的荒凉之地,赋予了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感。接下来,“拈花嗅,形容遍,几番不似”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腊梅花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腊梅花独特魅力的赞叹。

最后,“多分安陵年少客,半醉后、金丸抛叶里”这一句,通过引用典故,进一步丰富了词的意境,暗示了腊梅花与古代文人雅士之间的关联,以及其在文学艺术中的象征意义。而“想天上、故人乡梦,惺惺长记此”则表达了作者对腊梅花美好记忆的珍藏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体现了词作的深邃情感和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对鄢陵腊梅花的生动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融合,以及对历史与时间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泗上赠杨吉老二首·其一

杯中蛇去无恙,醉里诗成有神。

相逢不及世故,长年倍觉情亲。

(0)

湘竹

小雨催寒入夕曛,湘江风味可怜人。

斑斑玉泪无时尽,袅袅金梢别是春。

(0)

和答少伊

秋雨厌烦浊,清诗静垢氛。

向来佳句法,不遣俗人闻。

和气回霜简,闲心付岭云。

只应明主眷,符水未容分。

(0)

江上阻风

正阻行程江岸间,江头三日系归船。

水光激浪高翻雪,风力推沙远涨烟。

拔闷喜陪尊有酒,供厨不虑食无钱。

雕章见及唯虚辱,勉强赓酬愧斐然。

(0)

西楼寄情

静看飞蝇触晓窗,宿酲未醒卷梳妆。

强调朱粉西楼上,愁里春山画不长。

(0)

秋夜闻雨三首·其一

似箭撩风穿帐幕,如倾凉雨咽更筹。

冷怀攲枕人无寐,铁石肝肠也泪流。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