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持危局十年前,回首真如隔世缘!
无母瞻依争让地,有君恸哭亟呼天!
谁知鲲岛遗民老,又见龙州大吏贤。
太息台山民薄福,帡幪独我受恩偏!
撑持危局十年前,回首真如隔世缘!
无母瞻依争让地,有君恸哭亟呼天!
谁知鲲岛遗民老,又见龙州大吏贤。
太息台山民薄福,帡幪独我受恩偏!
这首诗是许南英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的作品,名为《上易观察实甫(其三)》。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
首句“撑持危局十年前”,描绘了诗人面对国家危难时的坚韧与担当,十年之前,他力挽狂澜,展现了不屈的精神。接着,“回首真如隔世缘”一句,通过时空转换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仿佛一切经历都如同梦境般遥远。
“无母瞻依争让地,有君恸哭亟呼天”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无母”的无助与“有君”的悲痛进行对照,凸显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以及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个体所承受的痛苦与挣扎。
“谁知鲲岛遗民老,又见龙州大吏贤”则转向对人物命运的关注,通过“遗民”与“大吏”的对比,揭示了社会阶层间的差异与命运的不公。这里既有对年迈遗民的同情,也有对贤能大吏的赞誉,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最后,“太息台山民薄福,帡幪独我受恩偏!”表达了对人民福祉的忧虑和对自己所处地位的反思。诗人感叹于台山民众命运的多舛,同时自省于自己虽受到特殊恩惠,却未能为更多人谋福利,流露出一种深沉的责任感和自我批判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也展现了其对社会公正、人性关怀的思考,以及在复杂时代背景下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古有淳寂乡,君与陶阮到。
每评伯伦颂,谓胜周公诰。
山间童负锸,台下人拾帽。
短鞭跨辽碣,破毯眠雪窖。
归来四壁立,挟册坐乡校。
悠悠泮宫水,羹有芹可芼。
案上方醉吟,室中已饥告。
长瓶卧虚檐,破釜架空灶。
翠眉方与齐,赪颊忽自悼。
愁踏布衾裂,羞拆海图倒。
先生乐陶然,美睡呼不觉。
达士多迂拙,庸儿竞嘲噪。
岂知海上鲲,姑隐雾中豹。
岁晚空斋人,杖屦辱相好。
百钱呼儿沽,一榻为君扫。
浩兴忽长歌,衰意亦旁噪。
衔杯孤月落,椎壁四邻闹。
明当远行役,寒雨映客棹。
秋江蒲稗深,伫子平安报。
暨州美政不三年,江右遗民借二天。
皂盖朱幡新牧守,青原白鹭旧山川。
邦衡奏疏云中有,永叔诗章洛下传。
故里诸孙无恙否,下车第一表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