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哀小乙·其三》
《哀小乙·其三》全文
清 / 郑孝胥   形式: 古风

陈尸俨在床,昏眩忽如梦。

存亡孰主宾,非悟亦非恸。

委蜕良自佳,造化试博控。

鱼潜为鸢飞,久羁等一纵。

魂魄犹乐生,亿测恐难中。

哀情譬初割,未免护新痛。

此境行及我,万古迫相送。

苟生正可羞,不死嗟安用。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郑孝胥所作的《哀小乙(其三)》。诗中,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对生死的沉思和哀悼之情。首句“陈尸俨在床,昏眩忽如梦”描绘出一种凄凉的场景,如同面对亲人的遗体,诗人感到恍若梦境,现实与幻觉交织。接下来,“存亡孰主宾,非悟亦非恸”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界限的困惑,既非完全理解,也非极度悲痛,而是陷入一种复杂的内心状态。

“委蜕良自佳,造化试博控”暗示生命的轮回,认为死亡是自然的一部分,如同鱼儿化为鸢鸟飞翔,是一种解脱。然而,“久羁等一纵”又透露出对束缚的不甘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人感慨,“魂魄犹乐生,亿测恐难中”,即使灵魂尚爱惜生命,但预感自己的命运也将面临同样的转变,这让人难以揣测。

“哀情譬初割,未免护新痛”进一步表达了哀悼之情,如同新生的伤口需要时间愈合,诗人的情感也在新旧哀痛之间徘徊。最后两句,“此境行及我,万古迫相送”,诗人意识到这种生死的哀情终将降临到自己身上,而“苟生正可羞,不死嗟安用”则揭示出对生存意义的质疑,认为如果只是苟延残喘,那么活着反而成了耻辱,不如无谓地死去。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生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和哀悼之情。

作者介绍

郑孝胥
朝代:清   籍贯:中国福建省闽侯县   生辰:1860年5月2日——1938年

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猜你喜欢

和邓慎思未试即事杂书·其一

空庭秋色晚,风露入重闱。

白发已无数,故山犹未归。

江湖千里月,砧杵万家衣。

把镜西风里,低徊志愿违。

(0)

送灵岩法师

战士长戈赴荔原,谋臣献策庙堂间。

吾师倜傥浮屠隐,不事王侯事经论。

两街推许住灵岩,百鸟衔花待师□。

清风一振海潮音,旷劫曾蒙祖师印。

穷秋别我欲何言,珍重详师指一弹。

(0)

题吉祥寺茶山

吉祥山水与云连,清韵来闻二十年。

知道老僧无熟恼,金沙地内不流泉。

(0)

兰若杂言·其六

老拙懒陪尘俗客,茅堂挣坐复安眠。

林间莫道无看待,松竹溪山在目前。

(0)

送超禅师

老夫结庵南山前,此生终不蹈世缘。

邂逅云门亦何言,白云无心媚青天。

禅师来自庐江壖,一住秋浦逾十年。

不露锋角常坦然,四方禅客芒屩穿。

朝来击鼓登法筵,一钵出置行路边。

笑谢大众如云连,欲以此身老林泉。

秋风飘飘江上船,想见玄沙扣船舷。

诸方有人问病孱,为道如今不参禅。

(0)

五言赠别博明二古

三年客零陵,所得惟二古。

彼室虽屡空,高谊诒先矩。

顾我被迁斥,数过南山坞。

攘臂岂无人,久要何足数。

君无一樽酒,我无一柈黍。

相见动移晷,不及市朝语。

博古练世故,黑白谁敢侮。

明古喜方术,虚怀安疾苦。

古人处其道,足以察臧否。

何用轻薄儿,口舌卖州府。

度直始诗书,襟灵各翘楚。

阴德有阳报,终当大门户。

老夫趣北归,顾予求所处。

昏悖何可言,愧汗欲如雨。

诗人慎加餐,斯意亦可取。

不忘双鲤鱼,遥想潇湘渚。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