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粲处正秋高,气骨清寒等孟郊。
试问群芳谁是侣,梅花差可作平交。
东篱粲处正秋高,气骨清寒等孟郊。
试问群芳谁是侣,梅花差可作平交。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杨公远所作,名为《次宋省斋菊花五绝(其一)》。在鉴赏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解读它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首句“东篱粲处正秋高”,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画面,阳光透过东边的篱笆,照耀着正在成熟的菊花。这里的“粲”字用得极妙,既形容了阳光的洒落,又暗示了菊花盛开的景象。“气骨清寒等孟郊”,则是诗人以自己的感受来比喻菊花之美,清寒二字不仅写出了秋天的凉爽,也表达了菊花清高脱俗的品格。这里提到的“孟郊”可能是指唐代诗人孟郊,他的诗作风格刚劲有力,与这句中的“气骨清寒”相呼应。
接着,“试问群芳谁是侣,梅花差可作平交”,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菊花独特地位的赞美。在众多的花卉中,菊花能与之平起平坐的仅有梅花。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菊花的偏爱,更是对它坚贞不渝、傲立孤寒品质的肯定。这里的“侣”字和“平交”二字,增添了一种超越物我之间的深层情感交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菊花在秋天的独特风姿,以及它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高洁品质。诗人的笔触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又蕴含着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是一首集美学与哲理于一体的佳作。
随车两足悬车早,閒中阅世浑难老。
见说人歌召伯棠,还闻食有安期枣。
瑞星一点弧南明,高堂箫鼓庆长生。
岁律又更新甲子,神仙何必定蓬瀛。
黄梅雨歇薰风度,绿槐阴里华筵铺。
珍馔兼炮玉面狸,角觥满挹金茎露。
燕子飞飞清昼长,沈烟霭霭笑谈香。
座拥宾朋尽沾醉,舞回綵绣纷成行。
二郎久曳朝天履,承恩暂许供滫瀡。
百年盛福陈省华,一代清名杨伯起。
心事优优身转轻,世间宠辱那能惊。
未嫌白发三千丈,应看黄河几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