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静不寄华,爱兹嵽嵲居。
渴饮浊清泉,饥食无名蔬。
败菜不敢火,补衣亦写书。
古云俭成德,今乃实起予。
戆叟戆不足,贤人贤有馀。
役生皆促促,心竟谁舒舒。
万马踏风衢,众尘随奔车。
高宾尽不见,大道夜方虚。
卧有洞庭梦,坐无长安储。
英髦空骇耳,烟火独微如。
厚念恐伤性,薄田忆亲锄。
承世不出力,冬竹肯抽菹。
外物莫相诱,约心誓从初。
碧芳既似水,日日咏归欤。
寄静不寄华,爱兹嵽嵲居。
渴饮浊清泉,饥食无名蔬。
败菜不敢火,补衣亦写书。
古云俭成德,今乃实起予。
戆叟戆不足,贤人贤有馀。
役生皆促促,心竟谁舒舒。
万马踏风衢,众尘随奔车。
高宾尽不见,大道夜方虚。
卧有洞庭梦,坐无长安储。
英髦空骇耳,烟火独微如。
厚念恐伤性,薄田忆亲锄。
承世不出力,冬竹肯抽菹。
外物莫相诱,约心誓从初。
碧芳既似水,日日咏归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名为《靖安寄居》。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高洁情操和淡泊明志。他选择了一个清静的地方居住,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只愿过一种简单而质朴的生活。
“寄静不寄华”表达了诗人宁愿选择安静的生活,而不是追求外在的繁华。接着,“爱兹嵽嵽居”进一步说明了他对这种清贫生活的喜爱。诗人的日常生活也十分简单,他渴的时候饮用山间的泉水,饥的时候食用无名的小菜。
“败菜不敢火”和“补衣亦写书”两句反映出诗人生活的艰苦,但他仍旧坚持自己的理想,不为物欲所动摇。"古云俭成德,今乃实起予"则表明了诗人认为节俭是积累道德的一种方式,并且这种观念在当下对于他的个人修养也是一种实际的激励。
“戆叟戆不足,贤人贤有馀”两句中,“戆叟”指的是乡愚之人,而“贤人”则是指那些有德行的人。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虽然不够完美,但仍旧向往和追求高尚的品格。
“役生皆促促,心竟谁舒舒”则描绘了一种急促而忙碌的生活状态,而诗人的内心却渴望一种平静与安宁。"万马踏风衢,众尘随奔车"形象地描述了外界的喧嚣和尘世的繁华,但这些都无法打扰到诗人内心的宁静。
“高宾尽不见,大道夜方虚”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于正直之道的坚守。"卧有洞庭梦,坐无长安储"则是说即使在睡梦中也想象着美好的地方,但现实生活中却没有固定的栖息之所。
“英髦空骇耳,烟火独微如”描绘了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景象。"厚念恐伤性,薄田忆亲锄"则是说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于亲情的怀念。
“承世不出力,冬竹肯抽菹”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和责任的态度。他虽然没有能力去改变世界,但仍旧坚守自己的原则。"外物莫相诱,约心誓从初"则是说诗人决心不受外界诱惑,始终保持一颗清净的心。
最后,“碧芳既似水,日日咏归欤”则是一个美好的结尾,诗人将自己的生活比作流动的水,表达了他对平淡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无限憧憬。
杰阁枕平川,秋光淡远烟。
窗开林外景,影占水中天。
野色归吟笛,征帆过客船。
危栏人徙倚,缥缈十洲仙。
霜毛垂半顶,说法国王前。
定里修千劫,佛中添一员。
谥尊终后赐,真谛在时传。
讲下诸徒弟,焚香石塔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