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灵岩法师》
《送灵岩法师》全文
宋 / 俞充   形式: 古风

战士长戈赴荔原,谋臣献策庙堂间。

吾师倜傥浮屠隐,不事王侯事经论。

两街推许住灵岩,百鸟衔花待师□。

清风一振海潮音,旷劫曾蒙祖师印。

穷秋别我欲何言,珍重详师指一弹。

(0)
鉴赏

这首诗《送灵岩法师》由宋代诗人俞充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一位法师的深厚敬仰与惜别之情。

首联“战士长戈赴荔原,谋臣献策庙堂间”以战士与谋臣的比喻,展现了法师在世俗世界中的不同角色,既有勇往直前的战士精神,又有深思熟虑的谋略智慧,形象地描绘了法师在社会中的多重身份和作用。

颔联“吾师倜傥浮屠隐,不事王侯事经论”进一步揭示了法师的个性与追求。他不拘泥于世俗的权力与地位,而是潜心于佛学经典的研究与修行,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操。

颈联“两街推许住灵岩,百鸟衔花待师□”描绘了法师居住的灵岩寺环境之幽静与和谐,以及周围自然界的景物对法师的尊敬与期待,暗示了法师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尾联“清风一振海潮音,旷劫曾蒙祖师印。穷秋别我欲何言,珍重详师指一弹”表达了诗人对法师离去的不舍与敬意。清风与海潮音象征着法师的教诲如同自然界的美好,永远回响在人们心中。而“旷劫曾蒙祖师印”则强调了法师的教诲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最后,诗人以“穷秋别我欲何言,珍重详师指一弹”表达出对法师的深深敬仰与不舍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再次相遇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法师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佛法的崇敬与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与离别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俞充
朝代:宋

(1033—1081)明州鄞县人,字公达。俞伟从子。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熙宁中为都水丞,提举沿汴淤泥溉田,为上腴者八万顷。迁成都路转运使,上十策御戎。加集贤殿修撰。提举市易,岁登课百四十万,拒受赐钱。擢天章阁待制、知庆州,善治军,严约束。王圭荐充帅边,欲以遏司马光之入,充亦知帝有用兵意,屡倡请西征,陈攻讨之略。未及行,暴卒。有《奏议》、《边说》。
猜你喜欢

观音岩

绀阁披云竹树参,天花传说见优昙。

妙音一去诸天远,痴绝行人拜石龛。

(0)

摩诃庵观杏花作

摩诃庵外袖吟鞭,繁杏春开十里田。

曾与村翁旧相识,看花不费酒家钱。

(0)

闹店雨中

牧童望远近,逐草白云隈。

细雨牛羊外,村边蓑笠来。

(0)

杂兴

花雾晓濛濛,落红飞不起。

文采双鸳鸯,荡漾绿池水。

(0)

慰孝先

东湖一片水,喜汝暂停舟。

既有故人在,能无十日留。

残花仍滴露,新涨正浮鸥。

生计安垂白,从人笑直钩。

(0)

寄和毛子霞郢中楼居

避人存小隐,敢负北山铭。

列坐吟虚室,开窗就翠屏。

卧游无个事,图岳有真形。

眇眇思神女,空瞻解佩声。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