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无寒花发早。一枝不忍簪风帽。
归插净瓶花转好。维摩老。年来却被花枝恼。
忽忆故乡花满道。狂歌痛饮俱年少。
桃坞花开如野烧,都醉倒。花深往往眠芳草。
海外无寒花发早。一枝不忍簪风帽。
归插净瓶花转好。维摩老。年来却被花枝恼。
忽忆故乡花满道。狂歌痛饮俱年少。
桃坞花开如野烧,都醉倒。花深往往眠芳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于故乡春天美丽花景的怀念之情。开篇“海外无寒花发早”两句,既表达了海外不像故乡这样早早地盛开着寒花,也反映出诗人对比后的心中那份对家乡的思念。接着,“一枝不忍簪风帽”显示了诗人对于那一枝花的珍视,不忍心将其插在带风的帽子上,这里的“不忍”字眼流露出诗人对故乡花朵的深情。
“归插净瓶花转好”一句,则是诗人回到了家中,将花插入干净的瓶中,显得更加美丽。这不仅是对花的描绘,也是对心境的一种写照。随后,“维摩老。年来却被花枝恼”两句,通过“维摩老”这一佛教术语,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岁月匆匆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每当年节到来,就会因为那些花枝而感到心烦。
紧接着,“忽忆故乡花满道。狂歌痛饮俱年少”两句,诗人突然想起了故乡的小路上花开满径,这份记忆促使诗人放声高唱,豪迈地喝酒,回味着年轻时的热血与激情。这不仅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追怀,也是对现实无奈境遇的一种逃避。
最后,“桃坞花开如野烧,都醉倒。花深往往眠芳草”两句,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慰藉,桃红柳绿的景象宛若野火,将自己融入其中,沉浸于这份美丽之中,以至于都要醉倒了。在花的深处,偶尔也会躺在芬芳的草地上小憩一会。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
风吹吹台树,树叶高下飞。
嗟哉两游子,远适不念归。
马蹇负橐行,鞭断持竹枝。
徬徨吹台下,据地擢素髭。
借问客游子,飘飖欲何之。
乃云适西北,又不入帝畿。
闻有燕赵士,尚义如渴饥。
虽则如渴饥,昔是而今非。
高冈多蒺藜,下室多伊威。
黄河问清水,升斗不可希。
风吹吹台树,树叶落不远。
嗟尔两游子,远行莫如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