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庵外袖吟鞭,繁杏春开十里田。
曾与村翁旧相识,看花不费酒家钱。
摩诃庵外袖吟鞭,繁杏春开十里田。
曾与村翁旧相识,看花不费酒家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于摩诃庵外,沿途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的景象。首句“摩诃庵外袖吟鞭”,以“袖吟鞭”三字生动地刻画出诗人行走在摩诃庵外的情景,仿佛他手持着马鞭,一边行走,一边吟诵诗句,充满了诗意和文人气。接着,“繁杏春开十里田”,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杏花盛开,覆盖了广阔的田野,展现出一幅绚烂多彩的春日画卷。
“曾与村翁旧相识,看花不费酒家钱。”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友情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美景的欣赏之情。诗人曾经与村中的老翁相熟,如今再次相遇,无需花费酒家的钱财,只需欣赏这满眼的杏花,便足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满足。这种简朴而真挚的情感流露,使得整首诗更加贴近生活,富有情感深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独特感悟。
读书奋志节,忠义常在口。
往往临事时,或至丧所守。
问之何因尔,浩气中无有。
圣朝务柔远,无知跳小丑。
剪灭归荡平,不戒师则偶。
公方持军筹,朝夕储粮糗。
猝然闻震惊,暂退义不苟。
想其挥戈时,吐气贯牛斗。
坚贞得死所,芳名达帝右。
褒赉慰忠魂,垂裕及嗣后。
大节凛死绥,不为倖免走。
授命何从容,由其所积厚。
挑灯读公书,真气满户牖。
香车枉顾,记临风一面,赠与琅玕簇如箭。
奈西风信早,北地寒多,埋没了、弹指芳华如电。
琴边空想像,陈迹难寻,谁料焦桐有人荐。
甘受灶丁怜,紫玉无言,惭愧煞、主人相见。
只未必、香魂夜归来,诉月下重逢,三生清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