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北源南秋更多,满川明月濯缨歌。
长安要结溪山好,去剪苍藤缚钓蓑。
水北源南秋更多,满川明月濯缨歌。
长安要结溪山好,去剪苍藤缚钓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
首句“水北源南秋更多”,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水北水南的秋意更浓,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满川明月濯缨歌”一句,将画面推向高潮,满河的月光洒落,仿佛是大自然的洗礼,人们在月光下欢歌,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自由的精神。
“长安要结溪山好,去剪苍藤缚钓蓑”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长安,这里借指繁华都市,与溪山形成对比,凸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剪取苍藤,编织成钓蓑,既是一种生活情趣的体现,也是对自然之美的直接利用和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趣的生动展现,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
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
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乐中何乐偏堪赏,无过夜深听方响。
缓击急击曲未终,暴雨飘飘生坐上。
铿铿铛铛寒重重,盘涡蹙派鸣蛟龙。
高楼漏滴金壶水,碎电打著山寺钟。
又似公卿入朝去,环佩鸣玉长街路。
忽然碎打入破声,石崇推倒珊瑚树。
长短参差十六片,敲击宫商无不遍。
此乐不教外人闻,寻常只向堂前宴。
探灵喜解骨,测化善腾天。
情高不恋俗,厌世乐寻仙。
炼金宿明馆,屑玉止瑶渊。
凤歌出林阙,龙驾戾蓬山。
凌崖采三露,攀鸿戏五烟。
昭昭景临霞,汤汤风媚泉。
命娥双月际,要媛两星间。
飞虹眺卷河,泛雾弄轻弦。
笛声谢广宾,神道不复传。
一逐白云去,千龄犹未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