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云深,秋高境寂。堂户凄凉,无人面壁。
净地上谁肯狼籍。
地僻云深,秋高境寂。堂户凄凉,无人面壁。
净地上谁肯狼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寂寥的秋日景象。"地僻云深"四字,展现了环境的偏远和云雾缭绕,暗示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偏僻与自然的深远。"秋高境寂"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特征,秋意浓厚,四周环境显得格外宁静。
"堂户凄凉,无人面壁"两句,通过堂屋的冷清和无人问津,透露出一种空旷和落寞的情绪。"凄凉"一词,不仅描绘了物理空间的冷清,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无人面壁"则可能暗示着这里曾经有人苦读或冥思,如今却只剩下寂静。
最后的"净地上谁肯狼籍"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这种清静被打破的期待或失落。"狼籍"一词,通常形容杂乱无章,这里可能是希望有人能打破这份沉寂,带来一些生活的气息。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以环境描写和情感抒发为主的禅宗偈颂,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幅深秋禅院的孤寂画面,寓含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感慨和对人际交往的渴望。
搜石乃得泉,泉流更洗石。
石净争天青,泉飞化虹白。
山中连日雨,深坞绝行迹。
谁知穿云来,乃有问泉落。
左右闻涧声,寻源固不隔。
悬崖忽当面,飘沫时溅额。
俯掇星迸潭,仰怖雷破壁。
一与洞壑缘,分支已千百。
稍戛旋翻银,微渟顿澄碧。
大海及污潦,安知后所适。
保兹在山心,莫忘初境窄。
逝矣眉山翁,谁欤證心获。